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4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答辩会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03-07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 王思齐)2月26日晚,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答辩会于新文科综合楼407室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邵彦涛、王忠文教授、王世鹏教授、王寓凡老师以及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赵芸逸出席并担任本次答辩会评委。此次结项答辩共有9个项目组参加。在项目汇报环节,参与答辩的各团队代表分别从项目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结项成果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

在《古城文化遗产拓宽思政教学场域的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项目中,尹赵柯团队将古城文化遗产融入思政教学,进行项目研究。他们分析古城文化遗产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其成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成果。在未来,这将利于加强国内外交流,并进行拓展研究,同时鼓励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运用古城文化遗产培养新时代人才。

许琪团队以湖北英山缠花的产业活化为例,深入研究了非遗手工艺活化传承的生成逻辑、基本意涵与实践分析。该团队深度探索非遗手工艺活化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其产业活化提出优化路径,取得文字研究成果共计41万字,拓宽了理论宣讲、媒体宣传等形式,硕果累累。

由许冉带领的《点亮红途—基于华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智慧导览》项目团队则是结合了华中地区红色资源独特且丰富的地区优势,开发“点亮红途”小程序,将华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汇总,形成旅游地图与“游”展馆、“闯”关卡、“览”路线、“学”知识、“参”活动五大功能,积极运营相关微信公众号,并撰写调研报告与系列论文,真正做到了传承红色薪火,赓续红色血脉。

各项目精彩的汇报结束后,邵彦涛老师对答辩情况进行总结。他肯定了项目负责人及成员们的努力,也强调项目的延续发展需要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项目负责人们应怀着对未来的期许,秉持贯彻到底的责任意识,并以热情和创新为驱动力,让优秀的后辈们能够接过这根接力棒,在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审核: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