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拥抱AI时代 守护教育温度——“求真”辅导员成长发展工作室2025年第一期辅导员读书会圆满举办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03-25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赵子玉 方倩;摄影 潘依依)为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新形势,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由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求真”辅导员成长发展工作室承办的第一期辅导员读书会于2025年3月18日下午在文科科研楼105会议室召开。本次读书会以《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塑路径》为研讨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处长鲍新龙、《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塑路径》作者王立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邵莉莉、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莉及全校15位专兼职辅导员出席本次读书会,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邵莉莉主持。

读书会伊始,由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处长鲍新龙发表致辞。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下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当中。他强调,未来拥抱人工智能,并以此推动辅导员的工作职业与成长发展,进而为学校事业贡献力量,这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他鼓励各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并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此次读书会中收获满满,享受读书的过程和乐趣。

本次读书会还专门特别邀请了《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塑路径》的作者、宁波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立辉出席,王院长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革进行了深度剖析。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便捷,教育平台也不断创新。然而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下,最重要的是守护教育的温度,传递思想的火炬,尤其像辅导员工作,饱含人文关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王立辉进一步强调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不断嵌入教育领域,一系列教育伦理问题也随之而来。辅导员身处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肩负着思想引领的重任。面对学生在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辅导员要善于借助人工智能优势,精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随后,在主讲嘉宾分享环节,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黄怡宁结合自身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入感悟和实践经验,分享了独到且富有深度的见解。他强调,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大挑战便是在技术驱动下,如何保持独立的人性,而这也正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核心所在。同时,黄怡宁指出,辅导员工作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始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包括对人性理解的洞察,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黄老师进一步阐述,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使用学生话语体系,让学生听得懂,听的明白,进而找到精神上的共通点,思想上的共享点,情感上的共鸣点。

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邵莉莉进行读书心得分享,她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对教育环境的见解,指出“文字是雕塑,书籍是庙宇,阅读就是在其中寻找芬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阅读在教育环境中的精神滋养作用,展现出阅读在知识传承、思想塑造层面的深刻价值。邵莉莉从教育对象、教育流程、教育资源和教育范式四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辅导员的职业化重构问题,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赋能辅导员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在读书章节心得章节分享环节,各位辅导员踊跃发言,分享自己阅读《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塑路径》的心得感悟,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围绕人工智能在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大家分享经验、提出困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次辅导员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校辅导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促进了大家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深入思考,通过研读《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塑路径》,辅导员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自身在新时代育人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当一个人读书时,我们看到知识的光点,当一群人共读时,我们创造智慧的星河。”未来,辅导员读书将会持续开展,为适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集体阅读交流,辅导员们能够碰撞出思维火花,汇集众人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审核: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