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懂道理又会讲道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第三学期卓越能力训练周系列活动之第七场“思政名家面对面”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07-01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易泽元;摄影 胡西努尔)6月23日上午,懂道理又会讲道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第三学期卓越能力训练周系列活动之第七场“思政名家面对面”讲座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我院王忠文教授主持,特邀杨尚上、谭立婷、雷逸三位一线政治名师担任主讲嘉宾。

杨尚上,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思政课教师、教育部新时代杨尚上初中思政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

杨尚上老师以《教师专业成长“三步曲”》为主题,以自己的任教时间轴为线索,深情回顾了自己的任教生涯“三步曲”。在2000-2005年的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杨尚上老师结合自身事例,详细介绍了自己当时带班中潜心育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各种育人方法。随后,杨尚上老师结合自己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运用具体事例,分享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看见、发现、激励”“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等宝贵的班主任育人经验。而对待问题生,杨老师则向与会学生分享了自己采取的方法,即同伴互助、班级力量感召、教师激励等。讲话最后,杨老师分享了自己首创的“三点五学”教学模式及“心意思政”教学主张,并从“三点五学”教学模式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议题式教学等维度详细介绍了“三点五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此外,杨尚上老师还向与会众人介绍了其团队开发打造的各类教师教学资源、培训资源库,及其团队“心意思政”相关教学成果、团队成员成长荣誉、团队省内外成果推广等一系列内容。

谭立婷,宜昌市夷陵中学政治教师,湖北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思政组第一名、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思政组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宜昌市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

谭立婷老师以《以“四个一”打通青年教师的“成长三关”》为题,结合自己备赛、教学的相关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青年教师如何成长的宝贵经验。谭老师首先结合自己备战全国青教赛时奋战到深夜、寻找听众试讲、反复演练磨课等切身经历,深入阐释、强调了“上好一门课,打通教学关”的具体内容。随后,谭老师以指导一位学生写文章的相关事例,深刻分析了“写好一篇文、命好一道题,打通教研关”的有关内容与理念,并强调“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要深入学生一线,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教研教学素材。最后,谭老师分享了自己带班的诀窍,并从自己通过亲近、引导等“育人三部曲”助推师生良好关系形成的事例,详细阐述了“带好一个班,打通教育关”的相关内容。

雷逸,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政治教师,武汉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政治中心备课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及教师教学用书主要编写者。

雷逸老师以《课标·教材·教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施》为主题,深入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转型方向。在课标方面,他指出教师需从社会意义与个人价值两个维度把握、明确课程标准,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心灵体验,实现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追求。此外,还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明确内容要求。雷老师针对高考命题趋势,以多道湖北省高考真题为例,详细分析了解题步骤中的知识定位与逻辑建构等,强调核心素养应贯穿教学、解题全过程。关于教材运用,雷逸老师提出“读懂—解构—活用”三阶策略。强调读懂教材需把握学科底层逻辑,如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贯穿国家治理主线;而解构教材重在建立知识模型,他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例,结合高考试题拆解、建立了相应知识模型;活用教材则要求教师创造性整合资源,将教材理论转化为生活化情境。在交流互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2023、2024级学生踊跃分享,积极与主讲嘉宾、与会同学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困惑,多位学生自发上台,分享听课感想。

本次“思政名家面对面”讲座通过三位名师在教学模式创新、专业成长路径、核心素养落地等方面的分享,为我院师范生解码了新时代卓越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能力图谱,助力我院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卓越师德、卓越学识、卓越技能和卓越发展力,为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审核:邵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