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潘依依 邓小晗)9月28日,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项水伦、副主任钟文、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学锋等一行近50位党史研究室干部赴华中师范大学参观“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宏达、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副院长邵彦涛、副院长吕惠东等陪同参观交流。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一行首先抵达文科科研楼北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楼“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展厅,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讲解员陈晨同学引导讲解。展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原始手稿、早期译本和经典著作,系统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源流脉络。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亲笔信札到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丰富而稀见的文献资料引得参观团频频驻足,仔细观看并不时询问细节。展览以“两个结合”为主题,分“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手稿藏书 经久弥珍”“经典巨著 思想丰碑”“‘两个结合’最大法宝”四个部分,共展陈展品400余件,其中包括首次公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等珍贵文献,通过实体文献、译文说明、图片照片、互动屏等多样方式进行立体化呈现和解读。
随后,参观团移步至“恽代英同志革命事迹展”展厅,展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讲解员刘丹玉老师引导讲解。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前辈杰出校友、中国革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其光辉的一生是探求真理、传播真理的一生,正是“信仰的力量”最为生动的诠释,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与一份份详实的历史资料,参观团成员全面深入了解其革命生涯,深切感受到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理想信念、澎湃的革命热情与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本展览以恽代英同志生平为主线,分“青年奇才”“探求真理”“时代先锋”“高举义旗”“永远怀念”五个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数字人互动、场景再现等多样方式全面呈现恽代英同志革命生涯。
参观团移步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果展”展区,展区系统呈现学院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学院在理论探索与实践育人方面的蓬勃发展态势。
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参加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系列讲座暨文献导读会”。本次导读会特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党史专家李良明担任主讲,围绕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一书展开深入评介,文献导读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吕惠东主持。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展厅第一部分: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展览中,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分别是《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阶级争斗》一书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前辈杰出校友恽代英受陈独秀委托翻译出版。
李良明教授以“恽代英译《阶级争斗》评介”为主题进行文献导读。他首先阐述了陈独秀委托恽代英翻译《阶级争斗》的缘由,以及由考斯基所著《爱尔福特纲领解说》为什么经恽代英译介并定名为《阶级争斗》。随后,李良明教授分章节系统梳理了《阶级争斗》的核心内容,他强调,该书的出版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阶级的角度明确了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对象。他特别指出,书中第四、五章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系统回答了“如何革命”与“革命后走向何方”的根本问题,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构建与革命实践提供了关键的思想支撑。可以说,这本译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译介,更是在历史转折点上塑造一代革命者世界观、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的关键著作。
在文献导读与交流环节,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针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那么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之问,李良明教授从社会性质演变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高度出发予以回应,指出当前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系统推进。围绕“恽代英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李良明教授强调,恽代英通过使用“阶级争斗”等凝练而准确的中文概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语言层面实现中国化转换,进而扎根中国语境、回应现实需求。他进一步指出,恽代英的翻译实践直接服务于当时分析中国社会现实、探索革命道路的迫切需求,而其本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内在基础。
据悉,《阶级争斗》一书有10余万字,比较准确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阶级斗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过重要影响。该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该著揭示了阶级斗争的起源;第二,该著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第三,该著分析了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原因;第四,该著阐释了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第五,该著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阶级斗争彻底铲除资本主义制度。
活动进入第三个环节——参观华中师范大学校史馆,讲解员的叙述娓娓道来,既严谨翔实,又充满温度。从清末文华书院的肇始,到抗战西迁的弦歌不辍;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改革创新,一幅波澜壮阔的百余年教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大家时而聆听讲解,时而驻足品鉴,在珍贵的照片与实物前交流感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感知这所百年学府如何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如何在一代代教育家的接续奋斗中铸就辉煌。
此次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党史研究室干部一行赴华中师范大学参观“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整个行程内容丰富、交流深入。
据悉,“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文献出版社承办,于2025年9月12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开幕。自开馆以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湖北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兴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许先春,中央文献出版社社长郗卫东,湖北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斌武,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理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湖北省直机关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汉23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海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石河子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师生党支部,人民网、高校思政网、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多个单位在内的众多参观者。
(审核:孙永祥 刘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