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年教学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18-04-17点击:

(通讯员 徐媛)2018年4月12号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在高杨帆主讲的 《中西科技简史》课堂(8513教室)开展了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的教学活动。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为——《由一介平民到伟大科学家,李时珍的人生之路》。为了更加清晰知道李时珍的生平,学习李时珍的从医精神和优秀品质,该次活动邀请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王玉德教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为我们分享他所知道的李时珍的故事。

课堂开始,王老师以一系列数字简要介绍了李时珍留给后人的伟大成就,引发学生思考一个普通人怎样能够做出如此大的贡献。接下来,将课堂活动分为四个模块依次进行。

本次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在挫折中调适人生。王老师讲到李时珍4岁时多得病,自小有些愚钝,却在14岁考上童生。在父亲的期盼下,三次备考乡试次次落榜之后,本着对医学的偏好,毅然从科举的牢笼挣脱出来,随父从医。李时珍曾写道“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本次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用一生做一件喜爱的事。王老师通过实例向我们分析李时珍对于医学的执着与喜爱。李时珍自幼生病引发了对他治病的兴趣,然后的三次落榜乡试除了刺激他奋斗的决心之外,扎实的国学基础蒙生了他对自然知识的喜爱。其后又在湖口用大号银针刺亡者死穴,救活棺中人,从而找到了人生的自信。他便开始四处行医,后来在瘟疫救助中增加了医者的责任,于是32岁的李时珍,萌发了编补医药书的念头。最终历经27年之久,《本草纲目》大功告成。

本次活动的第三部分是创新精神决定科研成果。李时珍一直都敢于做超越前人的事情,研究蕲州蛇的药性,写下《花蛇传》,后续研究各种动植物,著《奇经八脉考》。他大胆全方位探索,介绍每位药物时,设置“发明”一栏,阐发自己对该药的看法。内容上不只持一家之言,不守一隅之见。他在长期的观察积累中精心研究每一味药物,比如曼陀罗花有毒性、牵牛子可用于治病、胡椒导致眼疾、防葵与野狼毒一上品一毒物之分等等。在当时炼丹成风时期,李时珍坚持认为金与玉也有毒性,有不适合人体之处,同时摒弃了许多巫术治病的方法,主张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治病药材。

本次活动的第四部分是讨论环节。全班学生围绕“如何看待阴阳五行”、“中医现代化的看法”以及“李时珍给当代青年的启示”三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柳小亮同学就第一个问题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中不断地滋生和发展着,同时,木火土金水乃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构成了五行学说。作为哲学理论,阴阳五行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自然观而体现出来的。

王慧君同学就第二个问题认为代化"新中医"其特点是遵循中医几千年积攒的理论基础,以西方科学原则为指导的对中医宝库发撅的工作。中医现代化是对中医的开拓,中医应该以该目标为己任进行学术研究,致力于探索通过新的诊疗途径来攻克疑难病症。何潇同学补充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需要有自己的系统科研方法,中医本身偏向于经验化,因此有系统的科研方法会让中医更好的现代化。王天旭同学补充认为在生物方面的,对中药中各个组分进行分离提纯,进行相关的体外实验,以确定实际起作用的组分是中医并入现代医学的有效方法和研究热点。蒋慧萌同学认为由于中医的治疗没有明确的统计学数据,只有部分成功的案例,不能知道中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而且推拿针灸等到底是什么原理等疑惑。

徐媛同学就第三个问题说明了她的观点。她认为除了选择道路调试人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创新之外,我们还需要渔猎群书增长见识,拜能者探究求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重视实践的态度。

本次教学活动本着学习李时珍的精神和态度,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和激烈的讨论活动以及老师自身的心得体会,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李时珍坚持不懈,科学严谨,敢于创新的从医从学态度,了解到了李时珍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化学、科学思想和实践精神上的伟大贡献。并且希望通过号召大家学习李时珍,研究他的成长之路,让中国在新时代产生无数个“李时珍”,为祖国争光,为世界文化进步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