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李白诗歌纵谈》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3-05-18点击:

2013年5月15号晚7点整,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九楼凤雅斋内座无虚席。由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由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公共关系部、华中师范大学文华读书社、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会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第33期风雅阅读会如期拉开帷幕。本次讲座主题《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李白诗歌纵谈》,主讲人为文学院戴建业教授。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向大家简单的对戴教授做了介绍。在一片掌声中,戴教授出现在大家眼前,和蔼可亲的面孔,幽默风趣的语言,顿时点燃了整个现场的热情,戴教授人气果然名不虚传。接着他讲到今晚讲座的主角——李白,戴教授讲用一个小时去研究李白是无法企及的,因此,今晚他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李白进行介绍,告诉大家一个不为人知的“诗仙”。

第一方面,李白生平。李白父辈在隋朝触法被流放,李白生于吉尔吉斯斯坦,懂外文,后返回唐。戴教授说,李白虽是“诗仙”,但他是个不折不扣真人,他有我们平常人一样的爱好。一生结交的朋友枚不胜数,不分三教九流。李白享年62岁,但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一年半。李白心胸宽广,豁达乐观,当他被流放贵州途中遇赦时,禁不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前被流放的遭遇,完全抛于脑后。

第二方面,人生追求。李白的一生有两大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在政治上建立一鸣惊人的伟绩,在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自由。李白对自己的才能十分自负,称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李白笑傲王侯和蔑视王法,追求个人的精神解放与个性自由,他必须使自己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封建秩序之外,同时也要在政治上完成壮丽的人生,实现自己“济苍生”和“拯物情”的宿愿,又离不开王侯大公达官显宦的举荐提携,更离不开皇帝提供的政治舞台——封建官场,他又不得不回到王法所规定的封建秩序之中。于是,历史把李白的人生追求置于一种尴尬的悖论之中。

第三方面,激扬活力。李白的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魅力,当然这离不开他的生活遭遇。李白在《将进酒》中的抒怀,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巨大的情感力量,全在于诗中高度的自信与彻底的自卑同在,无边的欢乐与无边的忧伤并存,鄙弃富贵与猎取功名对峙,旷达放纵与坚定执著关联。他内心的矛盾激流相互碰撞,展示了一种无穷的力量。

第四方面,人生魅力。李白无疑是有魅力的,戴教授幽默风趣的讲到杜甫是他的粉丝。当杜甫知道李白要到他所在之地时,激动的邀请李白一聚。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里,也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之中。他是当之无愧的“诗仙”。

不知不觉谈笑声之中,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图书馆朱老师为戴教授送上了证书并合影留念,大家对戴教授精心准备的讲座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记者:杨旭 编辑:周古月 摄影:赵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