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中华经典导读之西游记篇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3-05-10点击:

——孙悟空与神魔世界

图书馆“中华经典导读系列篇”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5月8日下午2点半在图书馆九楼风雅斋又推出一期由王齐洲教授关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神魔世界的讲座。王齐洲教授现任我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编委,对古代小说、古代文学理念卓有建树。

王老师一开始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我的身上不仅有骨气,还有猴气。”这一下子让我们联想起了孙悟空,幽默风趣地导入了这次讲座的主题——孙悟空及其与神魔世界的关系。首先强调了《西游记》相比较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个的普及率之高,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喜爱。其次又用毛泽东和郭沫若在看过一场关于西游记的戏剧后之间写的信件,为我们呈现出了唐僧人妖颠倒,分不清是非,还是可以教育的,然而妖的本质是坏的。

接下来王老师为我们重点讲述了“孙悟空与神魔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讲述的过程中是以“孙悟空大闹天空”的传奇故事贯穿于其中,王老师幽默的讲解,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悟空大闹天空的场景。与此同时从深层次地分析“为什么孙悟空会闹呢?”王老师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分析讲解,孙悟空闹的原因是在闹地位、闹待遇等问题,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学会用人才,不能让人才流失。“神和魔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有联系的”,王老师这样讲,从通过分析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由于犯错误而由神变魔的转变,向我们呈现出了神魔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讲述了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师徒关系,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中,通过讲解孙悟空用不善的手段争取善的方式和唐僧用善的手段争取善的方式分别在现实社会中的优与劣,特别是《西游记》中第58回后,唐僧和孙悟空的这种争取善的手段不断地向彼此综合,最终西天取经成功的必然结果。王老师联系实际生活中关于争取善的手段到底是用“善的”还是“不善的”,最关键的是看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

最后在提问的环节,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地向王老师提出了疑惑,老师认真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最后给我们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大家在这次讲座中可以受益并且可以有时间再读这部经典著作——《西游记》。

记者:徐志萍 编辑:周古月 摄影: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