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社会科学中的理论解释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3-04-04点击:

——记第二届优博论坛的成功召开

2013年4月2号下午2点,以“社会科学中的理论解释”为主题的第二届优博论坛在科学会堂301召开。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由社会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戴圣鹏老师的主持下和符平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取得了完满成功。

符平老师现为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并担任湖北省社会学理事会、副秘书长等职务。符老师突出的研究能力早在第八届和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分别活得三等奖和特等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更是分别获得“2008年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称号,而且符老师在《社会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也发表了多篇论文。符老师超强的研究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以及独特的研究视角获得广大在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敬佩,他在学术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针对“社会科学中的理论解释”这个主题,符老师主要从社会科学里的基本信念与主要目标、社会科学里的三种解释策略、社会科学里的机制性解释、错误的理论解释情形和理论价值与解释的提升等五个方面展开详细得当的论述。在每讲一处难懂的知识点时,符老师主要通过一些日常例子、社会热点问题或学术参考文献等方式来进行分析阐述,让大家在接受深奥理论的同时感受着知识的奥秘,让人收益匪浅。特别是符老师讲到的“特殊理论”,“套套逻辑”,“理论的概念或思想模糊不清”以及“理论含意自相矛盾”等四种错误的理论解释情形,不仅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平常研究过程中的缺陷,也给大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在关于理论价值与解释提升方面,符老师建议我们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中锤炼理论思维能力,并注意与经典论题理论对话,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

精彩的演讲之后,符老师通过赠送两本自己的书籍的方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互动,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针对主题内问题和日常研究中碰到的问题主动提问和积极思考。解答完诸如如何恰当运用合适的理论解释经验和如何更有效地收集论文资料等问题后,长达两个小时的优博论坛讨论接近尾声。最后,戴老师针对相关主题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发言,第二届优博论坛完满结束。

记者:李海云 编辑:周古月 摄影:赵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