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2:30,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社会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华中师范大学第6期博士沙龙在社会学院五楼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戴胜鹏老师主持本次讨论会。
本期博士沙龙以“我国社会文化安全的现状、困境与对策”为议题,社会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讨论。戴胜鹏老师首先讲到两点,一是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之争不曾断绝,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是拿来即用还是批判吸收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二是在发展我国文化方面的讨论中,不论是引进西方文化还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都涉及文化安全问题,这需要同学们来思考和讨论。
社会学院博士郑志华表示,虽然我国文化发展存在文化安全问题,但是并不需要担心中华文化会被侵略,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同化能力,不过应当避免以资本逻辑发展文化,避免建构的副作用,避免文化被商品化运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王昊也提出他的观点,西方商品中蕴含文化阴谋,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扩张的表现,这是文化安全问题不可忽视的。他还讲述了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提出主流意识形态不可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强化“政治”,寻找“政治”与老百姓生活的结合点。
接下来,博士们围绕“文化自觉”、“文化自主性与合群性”、“是否存在文化安全”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有的提出中国发展文化应当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文化又自信,也尊重别人的文化,互相借鉴和吸收;也有的提出是别人的文化的“侵略”,还是我们的文化“主动迎合”的疑问。学科碰撞,思想交流,学术气息浓厚。
讨论会的最后,戴胜鹏老师总结说,通过这次讨论会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背景对问题的看法有不同,相互交流和学习对双方都有很大益处,希望今后两院能够有更好的合作!
(编辑:周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