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笑天教授畅谈独生子女政策
2012年5月28日,由社会学院和政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四期“社院讲坛”在科学会堂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学领域知名学者,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莅临座谈。
讲座伊始,风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桂子山岁月,对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表达怀念之情,并且对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发展表示肯定。接下来,风教授进入自己的讲座——中国独生子女的政策,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第一、独生子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概况。风教授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外,就是人口计划生育政策(1979年开始实施),三十多年后,中国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政策。
第二、独生子女政策的焦点及其结果。风教授通过对独生子女群体个性特征的分析,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研究,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并不是外国人眼中的“小皇帝”,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随着年龄段的不同有所不同,小年龄时有差异或差异大,大年龄时没有差异或差异很小。
第三、独生子女的教育及其建议。风教授认为由于父母、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突出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形成了与过去不同的教育环境,随之带来了“四过”: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营养、过高期望。加之大众媒体的报道混淆了视听,造成了对独生子女的另眼相看。所以风教授认为教育独生子女的关键其实在于教育他们的父母。对此,他提出了若干建议:将眼睛从孩子身上移开,适当忽视他们;不要计划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成长与发展具有客观规律,不能由父母来计划。
第四、独生子女政策面临的挑战。风教授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是独生子女成立家庭后对待下一代的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只生一个,需要国家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其次是中国的“空巢期”提前到来。调查显示的结果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家庭中父亲49岁、母亲47岁进入空巢期,二人空巢生活长达25年左右,中国的家庭养老和养老关键需要转变。
讲座结束后,围绕独生子女的问题,风教授就现场同学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闫振伟 编辑:贾英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