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到国外一流大学的访学难,在短时间内成功申请更是难上加难,殷筱老师是如何能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成功申请到剑桥大学哲学系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机会的呢?
2012年5月12日下午三点,华中师范大学的殷筱教授在新图书馆604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印象剑桥”的主题讲座。
殷教授此次的英国访学之行来自于对西方哲学教学模式的好奇心,她所好奇的是国外哲学系学生是如何学习哲学的,他们到底学些什么?在这种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殷教授非常幸运地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成功申请到去剑桥大学哲学系访学的机会。
首先,殷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她申请访学的主要流程,包括写申请书、推荐信、与系主任秘书联系、委员会讨论等主要环节。
接着,殷教授讲述了剑桥大学的历史及剑桥精神。剑桥大学创立于1209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共有32个院系构成,其中包括著名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等。剑桥大学具有非常浓厚的宽容精神,殷老师说道,“有了剑桥的宽容,才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剑桥的宽容不仅表现在成就了《再别康桥》,还表现在即使上课迟到了,老师仍然微笑着把讲义递给学生等等事件。
之后,殷教授讲述了剑桥的课程设置。与中国不同,剑桥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一学期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课程非常细致,门类丰富;形而上学课程占有一定比列,逻辑学和心灵哲学比例较多;课程具有很强的前沿性。
最后,殷教授将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教学与剑桥大学哲学系的教学做比较,认为我们的哲学系课程的设置于剑桥大学哲学系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说我们做到了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也希望我们哲学系的学生能够更多地以国际眼光来关注自己的发展,关注学科的成长,勇于向国际一流大学提出求学申请,勇于向学科前沿进军。
编辑:贾英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