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传授论文写作妙法 照亮学子求学道路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2-04-11点击:

——第94期百年求索·名师讲坛隆重举行

2012年4月10日下午,由政法学院、信息管理系和工程中心承办的第94期百年求索·名师讲坛在十号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信息管理系的夏立新教授以“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为主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信息管理系主任王学东主持。政法学院、信息管理系和工程中心的领导及老师们出席了讲座。

夏教授以学长、师兄的身份自称拉近了他与在场学生的距离,并说明他将“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写作”作为讲座主题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在分享了他学术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点滴后能有所收获。什么是科学研究?为什么要写作论文?怎样写好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夏教授将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夏教授从专业与学科说开,梳理了专业和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专业必须依托学科并以课程这一载体来体现。他认为,专业导向的学习就是为了构建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问题导向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就是问题导向型的学习,需要通过在实际问题中凝练出科学问题,了解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后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而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假设并设法求证最后得出结论。

谈到写作学术论文的原因,夏教授指出学术论文是学术交流最方便最广泛的途径,表达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总结,体现了学者的价值所在和工作成就。他还以“3I”模式形象的为我们说明了科学论文的成长过程,即Introduction(引进):大量的阅读——Imitation(模仿):模拟写作——Innovation(创新):研究性论文。他说,“你可以不写文献,但你不能不读文献”,因为读文献不仅有助于积累问题求解必须掌握的知识、理论与方法,而且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接着,夏教授从文章的选题与题目的拟定、引言的撰写思路、主要内容的写作、文章结论、论文撰写步骤及其他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

真正能反映出论文水平,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因此,夏教授从小处着眼分析了标注的重要性,他说标注文献是为了尊重他人或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引发问题、旁证观点、联系比较、推理分析、使研究和讨论不断深化,省略文字、避免重复,供读者查考。为了让同学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正确标注文献,夏教授提出了标注参考文献的八项原则,即权威性与专业性,自阅性,公开性,紧密性,准确性,数量要求和规范化。

夏教授结束了演讲后,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纷纷提出了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夏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他建议同学们在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中要多借鉴传统、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文献的述评要服务于科学问题的形成。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人知识或现成的学术论文,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或是写作学术论文的方法。夏教授作为一位学术造诣颇深且学术著作颇多的老师,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不失其师者风范。夏教授权威的讲解和论断,像一盏明亮的启明灯,照亮了同学们的学术研究之路,让同学们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记者:陈吉司编辑:贾英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