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2011实习】世纪光棍节,我们过得很特别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1-11-15点击:

政法学院讯(通讯员 刘海萍)2011年11月11日,正是世纪光棍节。在这个百年一遇的日子里,政法学院实习生迎来了教育实习成果验收的公开课。

早上7点50分,在京山五中五楼阶梯教室,公开课拉开帷幕。此次公开课严格按照荆门市政治优质课竞讲程序进行,邀请政治组三个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观摩,由四位重量级人物作为评委:校领导童启培主任、京山五中高三政治科组长、政治特级教师张瑛主任、省说课一等奖竞讲二等奖获得者李红娟老师、市竞讲一等奖获得者陈兰辉老师。评委老师按照荆门市政治优质课评分细则“高标准、严要求”来打分,并进行了课后点评。

练兵两月,验在一时,四位实习生在公开课上各显神通。张腾讲授的是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谢素芹、刘海萍和陈秋红虽然讲授的都是《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的内容,但各有千秋。

张腾讲授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巧设“小张一家收入分配各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谢素芹借用了愚公移山的经典故事,让学生穿越历史,分析了愚公在移山这一实践的特点;刘海萍注重对平行班学生因材施教,重点分析了实践的概念等教材的术语,并用大量的例子来解释;陈秋红则借用了时政热点天宫一号的研发,论证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更以京山五中门口生意兴隆的潘记包子店为例,创设出“欲知包子味,必先尝一尝”“包子口味变差,小潘重振旗鼓”“小潘逢人便夸包子好,你信吗?”等连环画式的故事,让学生根据生活实例得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理论,寓教于乐。

在接下来的点评中,评委老师一致认为,四名实习生已经“出师”。同时,张瑛老师还寄语实习生,“教学成长的路很长,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们展示了华师师范生教育的扎实功底,这一点是你们先行于其他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地方,希望你们谦虚谨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编辑:江紫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