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陈晓平论哈佛公开课: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5-16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记者 刘思源)5月15日晚,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平在1101教室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分辨善与恶——兼评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论’公开课”的讲座。我院副院长李红伟,梅萍教授、龙静云教授等出席本次讲座。

陈晓平首先介绍了道德哲学两个基本分野。“以康德道德哲学为代表的道义论与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的基本分野。前者讲善良意志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善而善,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而后者则更接地气,认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趋乐避苦,目的是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谈及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公开课,陈晓平表示他有很多不同看法。“当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时,桑德尔的做法是搪塞。这样既没有尊重学生,也没有在其课堂上形成自由讨论的氛围。”

此外,陈晓平还例举医生救人、遇难者吃人等案例,分析最大幸福原则和自愿原则。他表示,“我的看法是随机原则”。

哈佛公开课的案例被搬到了讲座上,同学们对各个案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不少同学把案例的情况做了修改,向老师发问“如何随机应变”。陈晓平对同学们的提问很满意,认为这是给了大家“一个思维的导向”,他也以安乐死和堕胎为例阐明“法律很多时候是滞后于道德的”。

他多次强调:“伤害案例中无辜的人或正常的健康人,去拯救更多的人的性命是违背道德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代表的是全社会无辜的人或者健康的人,是代表全社会的最大利益。”

最后,陈晓平说道:“我们前面的理论知识是为案例分析提供手段,我不效仿桑德尔,同学们也不要效仿哈佛学生,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