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马院青协】点亮群“星” 为爱接力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4-17点击:

文/卢容

又到一个周五,下午一点,马院青协禧乐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在广埠屯公交站集合,等待804路公交车。在二十分钟的车程后,他们到达武汉禧乐早期干预中心,听从老师安排,开始了志愿活动。

服务队的负责人孙馨介绍,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是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这里是“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第二个家。

在志愿者尹卓的眼中,这群三到七岁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一样,纯洁美丽,他们有着不一样的世界,脑子里一样有着许多奇特的想法。“协助老师照顾孩子,教他们写作业,一起玩游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与孩子们相处的第一个两小时下来之后,真希望能有再多一些的时间陪陪他们。”

萌芽

2005年,原政法学院志愿者第一次走进武汉禧乐康复中心,一支叫晨风服务队的小组在儿童节当天走进了禧乐,为那些孩子带来了关怀。由此开启第一次禧乐之旅,近距离接触“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从此和禧乐、和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

孙馨对第一次参加禧乐志愿服务的情景还记忆犹深:“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禧乐志愿服务,是学姐领路的。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但是到了禧乐,发现好像没有什么大的用处,资料都有点太官方。第一次见到他们,还是有点紧张。他们有的在玩球,有的在画画,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搭理我们,当时就有点心酸。

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他们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不太在意外在的世界。要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

也许,就是从刚见面的一次对视,心中的柔软就会被唤起,爱的种子开始萌芽。从最初的每月一次,到后来的每周一次;从最开始的一支小队伍,到后来有更多志愿者的加入。

生根

2006年起,原政法学院将这个活动确定为固定的项目,一年内不定期地去看望孩子们。由于当时的队员较少,便分配到班级,轮流负责。共有72名志愿者。

2010年,这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志愿者的队伍壮大了不少,志愿工作的进行变得更加顺利,志愿者们也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禧乐志愿服务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着。

2012年,原政法学院“分家”后,晨风服务队的精神依旧在,马院和法院共同保留了这个传统。在以后的日子里,马院和法院每个月轮流交换去看望孩子们。目前,马院禧乐志愿队共有八名志愿者。

2014年3月,马院院学生组织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蓝星校园行,手工品义卖活动”,义卖筹集约1000元,全数用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治疗。

现在,除寒暑假外的每周五下午,马院青协蓝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会前往位于武汉市的禧乐儿童康复中心看望那里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那里的每一个下午,志愿者们要陪伴孩子们,努力和他们交流,教他们说话,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帮助他们进食。对于年龄较大、病症较轻、恢复较好的孩子,还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课,教他们读拼音、认字。工作很繁琐,很辛苦,但志愿者们却一直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要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要用爱心陪伴着那一颗颗属于孤独世界的灵魂,为他们开启心窗,搭建一座与色彩缤纷世界沟通的桥梁。

呵护

“自闭症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不同,当他不愿意理你的时候,或是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你不能强求他去做什么,只能是用别的方法去吸引他的注意力。”志愿者宁志垚说,“在我的眼中,他们也是懂事、好相处的,他们只是比别的孩子调皮一点而已。”

根据每个班的帮扶对象不同,活动也会不一样。教学班会辅助老师给大一些的孩子教课,简单的计算或者认字。一对一辅导班的志愿者可能会成为特教老师,被指定一直帮扶一个孩子。志愿者杨晓薇介绍:“我们在幼儿小班,孩子通常年龄不大或者刚刚进入康复中心,没有治疗经历。所以我们一般就是和老师一块陪他们玩儿游戏,或者和他们一起做手工等等。虽然事情很简单,但至少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也很开心。”

因为担心孩子们怕生,所以将每届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调整为一年;因为担心孩子们的健康,所以每次志愿者都自备鞋套;因为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所以每次志愿服务都会特别小心。“挺累的,要时刻盯着他们,不能乱吃东西啊,不能伤到自己啊,也不能伤到别人啊。一种提早当爹当娘的感觉。”

在和孩子们接触时,志愿者不能佩戴任何饰品,包括眼镜。孙馨解释说:“不带饰品不仅是为了不伤到他们,还是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和他们不一样,引起他们心理的不适应。”

每个月,禧乐志愿者都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孩子们办个集体生日会。通过义卖和自愿捐款为孩子们筹钱准备礼物。宁志垚说:“彩带、气球、玩具,孩子们看到它们时都表现出满满的惊喜。”

阴天

“在去服务的最初几周,孩子都不怎么搭理你,甚至还带有抵触心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你在说什么,只是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杨晓薇说。在最开始志愿服务的那个月,有的孩子总是不记得她,但她仍不断主动地和孩子们说话。“每一次来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对这个未知世界的触摸和感知都让我觉得奇妙,每一个孩子从默然无知的态度到最后的恋恋不舍,都让我觉得很难得。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不愿意诉说,但我愿意伸出手去感受。我希望自己的活力能够感染他们。”

即便如此,仍有突发情况发生。宁志垚回忆,有次他正带着孩子晒太阳,突然有个孩子就径自跑到小卖部拿了别人的东西。“当时就蒙了,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事后你还要对卖家道歉和赔偿。也正是这种时候你会觉得累,感觉自己不能帮助他,告诉他什么是对与错。”

每周两小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能为他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无论天气如何,无论课业多繁忙,我们八个人都不推辞。这是和孩子们的约会。”

晴天

当志愿者被问及是否曾后悔为禧乐花费太多时间,他们的回答总是那么一致:“去了很多次,看着孩子们从最开始的陌生眼神,到和你一块玩耍时的笑容,再到现在一见你走进教室就激动地扑倒你身上。我觉得这就够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是爱的享受者。不会抱怨,倒是会有很多欣慰,感谢当时自己没有犹豫,所以现在也不会后悔。”

因为志愿者们的坚持——坚持为他们带去温暖,坚持为他们带去希望,于是再细心的浇灌也总会有所收获。收获也许会很细微,孩子的一个微笑就可以让志愿者们满足。

一位在2010年服务的志愿者如此感言:“从前由于舆论的影响,一直以为他们难以接近,甚至有种恐惧;事实上,他们纯真,聪明,简单,可爱……很多事情,真的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见证,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才能相信。禧乐之行,我们有了惊喜的发现,收获了太多感动,我们给予温暖,也收获温暖……”

志愿者李琴说:“有些时候不是孩子需要我们,反而是我们需要孩子——从孩子那里看到最单纯的世界。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闪光点。虽然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并不多,但是还是希望因为我们他们会更好。”

2013年,马院青协被武汉市禧乐儿童康复中心评为“优秀志愿者团队”。

结语

在成长的路上,有晴天有阴天,但是只要有细心的呵护,总会成长得很出色。

“禧乐志愿服务活动已经11个年头了。”孙馨说,“现在,我们在思考有什么地方可以突破——除了这些细碎的小事,我们还可以再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还想为孩子们做更多,也希望这个社会可以给这些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杨晓薇的一句话表达了所有志愿者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点灯,让他们看见我们的世界。”

(编辑 李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