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学子寒假返乡归根 社会实践玩转花样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3-09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见习记者 刘思源)为响应校团委以“志愿服务在行动,博雅青年暖寒冬”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我院提出“守望家乡·青春建功”的口号,旨在让学子借返乡之机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形式与层次多样的社会实践。

传统年俗大荟萃 各地花式贺新春

春节,对于每个人中国人而言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再忙,也忙得舒心,忙的心甘情愿。除了常见的吃包有硬币的水饺、吃年夜饭等。我院的同学还介绍了山西、湖北、湖南、东北等地的年俗习惯。

山西人喜欢用独特的面塑艺术——“福山”来表达对来年的祝福,寓意吉祥如意,或是驻足塔前诚意祈祷,党昕介绍说:“在我们当地人心里,这无关信仰,只是一份真诚。”

“莲藕排骨汤,这种老少咸宜的滋补汤品在过年时盛上来,展现的是武汉人的习惯,同时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情怀。”程文倩对记者说道,“年夜饭的饭桌上,自然也少不了“三全”—全鱼、全鸡、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圆”——鱼圆、肉圆、藕圆。

来自世界文明的花炮之乡——浏阳的李腾芳,拍下了大年三十烟花绚烂的夜空,不过她也细心地注意到以燃放烟花的传统方式辞旧迎新使得次日雾霾加重。

性情豪爽的东北人天生就有着语言和表演的天赋,而东北的二人转、秧歌等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上梁”——民间造屋,称大厦落成见喜,梁木涂红,书造屋人及吉日。上梁日,东家设宴,亲朋道贺,甚是热闹。

师友勿忘共度日 母校情结萦我心

相对而言,大学生放假早,很多学子热衷与曾经的同窗共约,回母校看一看,感受而今母校的学习氛围,拾忆在母校的点滴。2月12日,史慧雯与当初的同班同学一道回访自己自己曾经奋斗、失意的地方——初中。据悉,这个曾经在一起共同生活过3年的大集体,在毕业之后仍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并且每年师生照例举行聚会。特殊的是,这一次有了校长的参加,“师生共同感怀当初的岁月,同学之间切身就自己的大学生活交流心得,恣意畅想未来的生活。”史慧雯满怀感慨。

升学,使曾经的许多人分道扬镳。“优秀是一种习惯”,有的老同学在大学仍然延续着“学霸模式”,曾经班里的调皮捣蛋也欲投身商海,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我学习差,但这一年半来坚持做代购,开微店,赚了不少生活费,感觉自己也找到了喜欢做的事。”史慧雯的老同学李蕊说道。看到大家无论在学业还是社团工作中都获益良多,班主任胡逸敏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勉语:“将来你们这些青年学生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一定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多学习,再多学习,莫要留下遗憾。”

深入基层温情慰问 关怀老人彰显人道

“儿子外出打工,两个姑娘嫁得远,没什么事也都不回来。”

“老大在城里,不到过年不回家,在家待一天又得赶回去;老二嫌种地不落钱,也出去打工了,今年说是不打算回来。”

“孩子们都忙,还是工作要紧。”

“儿子想把我接走,我住不惯,又回来了,搁家里边没事干还能找邻居说话,在城里不知道该干啥去。”

······

“妈,没什么事我就挂了哈。”“哎,好,你忙,你忙......”“嘟...嘟...”挂断了电话就挂断了关爱。毋庸置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当今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空巢老人是人们的关注之一。

我院秘书处与学科部成员联合组织了以“青春暖夕阳 关爱促和谐”为主题的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小组成员深入群众,分别就近探访了阳光小区、春光小区、大庆小区三个小区。成员们为老人送果篮、贴对联、讲笑话、聊春晚······记者了解到,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使老人们倍感孤寂,但对在外打拼的子女老人们还是牵肠挂肚,时常念叨。《劝孝歌》有云:“母苦儿未见,儿劳母未安。”“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

“此次寒假实践活动让我感触颇深,‘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带来的寂寞孤独感会对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时老人们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爱。”一位成员感慨道。

权益部和平宣部的小组也探访了几个乡里老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杨奶奶的生活状况,她儿子在外打工意外身亡,这让她备受打击,当小组成员送去温暖,让这位生活孤独失意的老奶奶露出满脸笑容。同时,小组成员拍下了老人在村里伫立远眺的镜头,引人深思。

每位成员满怀现实感与责任感,秉承着人文情怀,弘扬中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得到了社会认知,也获得了心灵的触动。“回家后,我才注意到妈妈的白发和皱纹更多了。心里泛起酸涩,他们忙了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孩子么?可是老了,孩子走了,他们的余生只有孤独的陪伴。”饶旭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