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教授谈“恩格斯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构和创新发展”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0-12-16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杨玥;摄影 张亚鹏)12月14日晚7点,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以“恩格斯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构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华大韦卓民哲思系列讲座第十九期在1号楼三楼报告厅开展,东北大学哲学系陈凡教授担任主讲人,我院李红伟教授担任主持。我院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座无虚席。

陈老师将本次讲座内容分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发展历程、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哲学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三个部分。首先,在发展历程部分,陈老师阐述了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背景之下,自然辩证法传入我国已逾80年,指出中国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拨乱反正迎来了“科学春天”,期间自然辩证法师资队伍蓬勃发展促成了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其次,在重要性部分,陈老师提到了“三座桥梁”的概念: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连接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二是自然辩证法是连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三是自然辩证法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同时陈老师举例阐述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得益于科技工作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并强调了哲学是科学之源,科学家必须借助哲学思维来促进基础科学的创新研究。再次,在科技哲学的挑战部分,陈老师谈到两点:一是理工科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无级学科作为依托,师资力量薄弱;二是科技哲学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占比小,呈现不充分、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对此,陈老师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哲学的发展要立足本土化,面向国际化,逐步实现中国化,并重点强调我国的技术化产业应深入社会化过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了解技术性格和技术风土来编织好自身的“技术之网”。最后,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陈老师耐心且不失幽默的解答了同学的疑惑点,讲座便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讲座,陈凡老师以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为中国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未来发展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发展路径,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受益匪浅。

(审核: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