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源老师主讲“文本学研究何以实现‘史’‘论’‘著’的统一”——学术沙龙第十九期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1-06-10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马雪梅)2021年6月8日晚七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中国化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研究中心学术沙龙第十九期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采取腾讯会议的形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杨洪源主讲“文本学研究何以实现‘史’‘论’‘著’的统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片段考察为例”,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戴圣鹏主持,校内外百余名师生线上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洪源老师指出,哲学史就是哲学、思想史就是思想,文本学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史’‘论’‘著’相统一的学术传统之延续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着基础作用。随后,杨洪源老师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为根据,从文本原貌与内在逻辑的呈现、历史脉络与思想演进的把握、基本原理与重要命题的重释、现实意义与方法启示的阐发四个方面讲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通过具体解读马克思所作的七条论证得出其内在逻辑,并梳理共产主义思想及其流派的发展进程,从而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对共产主义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最后,杨老师强调,思想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作为同一事物的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而存在,现实问题的解决即现实意义是思想阐释的题中应有之义,文本学研究中的思想阐释也不例外。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怎样理解‘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在马克思的语境下,现实、现存、现有的区别”等问题展开讨论,杨洪源老师均发表独到见解。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使同学们深入学习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与重释,更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本学研究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文献,通过读原著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


(审核:戴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