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马克思主义讲坛第四十三期|程美东教授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09-30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陈怡蕾;摄影 明月)9月2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四十三期“华大马克思主义讲坛”于文科科研楼409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期讲坛特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美东担任主讲嘉宾,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的专题讲座。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钟德涛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家伟教授、孙佩老师以及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吕惠东主持。

讲座伊始,程美东教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年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围绕“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情况”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展开论述。他首先阐述了明晰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情况的重要性,并从学科设立初期入手,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沿承与知识结构。其次,针对“高校现有思政课教材内容对于教师知识体系的要求”,程美东指出对教材内容在教学上的“更上一层楼”是高校思政教师面对的巨大挑战。他呼吁教师拓展自身知识面,把握课程深度,避免直接使用教材语言授课。随后,程美东提出“当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是综合素养的高低”,他强调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需同时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素养,并在教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把科学研究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接着,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探讨”方面,程美东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二是进行集体备课与分章教学、三是注重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并突出重点、四是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方式。最后,谈及“马院的学院文化建设”,程美东表示做好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任务。他提出“集体读书分享”“集体备课、商讨教学”“集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积极开展有知识、思想内涵的活动,彰显学院存在,引领学校风尚”等四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现场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发展方向”等话题积极请教,程美东教授运用自身渊博的学术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逐一作出细致解答。

总结发言环节,钟德涛呼吁在场师生深入学习程美东教授“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思想精髓与治学风范。吕惠东则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认为程美东教授的讲座兼具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深邃的问题意识。本次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下圆满落下帷幕。

(审核:吕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