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为检验各教研部集体备课成效,推进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2月24日下午,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举办2023春季学期第一期思政课集体备课展示会,备课展示会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徐秉国主持。
学院副院长李芳指出集体备课展示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的教学规范,学院将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展示会,展示会成绩会记入各教研部评估考核绩效,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都要潜心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拿手好菜”,充分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在教学展示环节,共有六名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展示。首先进行展示的是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的美合日姑丽·阿不都外力教师,她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年级特色,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说课演示。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这一专题学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教学设计思路明晰、授课方式生动有趣,准确讲解了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理解,充分展示了我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最后,她分享到上好每一节思政课堂一定是师生双向赋能的,教师需要以富有感染力的宣讲方式,让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课堂中互相给予正向反馈,需要教师一步步提升理论教育的亲和力,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来自“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的彭菊花教师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内容进行了教学展示。她的题目是“人为什么而活”,采取的是议题式教学,总议题:揭示正确的人生目的,设置了三个分议题:1.人为物质而活?还是为精神而活?2.人为眼前而活?还是为长远而活?3.人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每个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理论阐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弄清楚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来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的秦志龙教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融入原理课教学,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兼谈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为题,着重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两个问题,指出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角度及构成要素的角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没有脱离世界现代化潮流,而是以其独特创造和伟大成就丰富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
来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的王寓凡教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的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中国近代以来,除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除了中国共产党外,没有哪一个政党、哪一种主义,能够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二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与时俱进,不联系实际,也无法实现理论的创新,没有办法科学地指导实践,这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早期所犯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错误,就是最好的例证。
来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的薛勤教师的《洋务运动的兴衰》主要讲述地主阶级洋务派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也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早期探索,并提出他们的政治主张与救国方案。详实地介绍了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措施,引领学生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及教训,领悟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指导思想为什么都不可能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由此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
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的张艳斌老师,从“我们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这一问题导入,结合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成果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引导学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强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对集体备课展示会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六位展示的老师授课表示了肯定。他强调,一是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所以要求讲深、讲透、讲活;二是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做新时代思政教师“六要”好教师,以道立教、以德立身、以术立言、以爱立行,对思想课教师的要求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切实按照“八个相统一”来锻造自己;三是如何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的抬头率、点头率、满意度。当前,我们要狠抓集体备课会,开展常态化集体备课,持之以恒抓好抓实,搭建教师集体研讨、思想碰撞、资源共享、互促进步,帮助教师们进一步坚定信仰、丰富学识、提升理论水平。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具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打好运用科学思维能力的“组合拳”,特别是要强化思政课课堂意识形态底线,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审核: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