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与化学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联合集体备课会顺利举行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4-10-03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刘梦觉)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思政+专业”分众式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9月29日下午,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与化学学院多个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在文科综合楼401会议室举行联合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教研部部长梅萍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讲授《化学教学论》的张文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课程建设思路和教学设计,以OBE为核心理念,对标师范三级认证的“一践行三学会”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以同伴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课程思政案例的选用上采用模范育人视频资料库、专家解读课标文献群、优秀获奖视频资料库等多种形式,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活动为中心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解决真实的教学任务,以实现未来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讲授《分析化学》的龚静鸣老师汇报了特色课程思政案例。她运用极具校本特色的校长开学第一讲和百年前蔡元培校长的警句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大学该如何学习、该学些什么;用“凯氏定氮法”分析“毒奶粉事件”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发展的目的;用“酸碱滴定测试法”的旧知新讲激发学生从旧知识探索学术前沿的兴趣等等。龚静鸣老师认为,课程思政要在各个具体知识点的讲解中挖掘各类案例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讲授《结构化学》的饶立老师用教学展示的方式,展示了两个课程思政片段,在“Hartree自洽场方法”的发现中引发学生对科研共同体的深刻思考;在讲解“共价键”的本质问题时,引导学生发现高中教材中不全面的简介,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辩证看待科学发展的能力。

化学学院副院长原弘老师谈到了自己在2021年10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奇妙”备课经历,在不同时间段充分引用“英雄航天员”王亚平的案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说明备课的过程、课堂授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课程思政做到一定程度就能自然地与社会发展合拍。

第二阶段,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就科学读物、科学案例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等问题深入交流。张文华老师表示在课程思政的设计中要以科学本质观的培养为抓手,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而是要通过工程性思维、项目式思维、组织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会议最后,李芳副院长表示,化学学院四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让现场的思政课老师受益匪浅,她代表团队感谢化学学院四位教师分享的各课程教学创新理念、经典思政案例及教学感悟,为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精准对接化学学院学生生活实际、更好开展“思政+专业”分众式教学提供了很大启发。

(审核: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