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徐艳艳; 摄影 张魏彤 甘文轩)11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宣讲团”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集体备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新时代宣讲团”团长孙永祥,“新时代宣讲团”成员(教师宣讲团、博士生宣讲团、研习社宣讲团)参加。会议由学院理论宣传与社会服务部部长、“新时代宣讲团”副团长徐秉国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新时代宣讲团”团长孙永祥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成立了“理响华师”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任务,因此学院成立了“新时代宣讲团”。在当前,我们主要以辅导报告、谈交流、谈体会的模式来推进宣讲活动,因此要求我们应全面系统且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孙永祥表示,学院今年首次组建了博士生宣讲团,研习社宣讲团依旧长期运行,广大老师和同学要通过这个平台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学习研究,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宣传阐释和贯彻落实;要做到辐射全校,推动更多的老师、同学深入桂子山,深入到各个院系,各个基层组织,做好解读、解释、解惑的工作;最后,要更大范围地进行扩展,从洪山区到武汉市,再到湖北省,深入到村、镇、街之中,深入到各行各业去开展宣讲、交流。在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时,孙永祥指出,我们要研究好、研究透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解答别人的疑惑。孙永祥书记向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感悟和体会,结合宣讲任务,强调了其中的重点、热点内容。
学院理论宣传与社会服务部部长、“新时代宣讲团”副团长徐秉国指出,开展学院“新时代宣讲团”集体备课会是强化团队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确实落实好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好吕惠东老师的辅导内容。要求“新时代宣讲团”成员要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基础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以多种方式方法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对宣讲团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行教师宣讲稿备案审查制和学生宣讲稿专任教师审核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研中心副主任、华师“理响华师”宣讲团成员、武汉市委宣讲团专家吕惠东副教授进行“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辅导报告。吕惠东围绕如何学习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前后一系列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做到整体学、系统学、长期学,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学,并就二十大相关重要论断、重要观点等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以及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的新闻发布会等内容进行对应分析,提醒宣讲团成员要理清创新理论的脉络、精准把握新论断、新观点的内涵。吕惠东围绕奋斗新时代、贯彻新思想、拓展新路径、擘画新蓝图、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奋进新征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深刻阐释了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内容,指出这是一份奋进新征程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宣讲团成员交流讨论环节,钟德涛教授认为今天的会议主题很重要,他强调做好宣讲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以学深悟透为前提和基础;第二,要把每一个观点弄通弄懂,深入浅出,能用自己的话讲明白;第三,在确定选题后能够联系实际讲,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要充满底气,有激情,既要有准确性又要有生动性,打动人心。
邵彦涛副院长重点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也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将其讲得更加生动,以取得更好的宣讲效果。
何家伟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他指出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大历史观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多次探索失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前仆后继,历经百年奋斗而取得的巨大成就。
博士生宣讲团成员、新闻采编部部长王丹竹同学从学生宣讲的角度提出在宣讲时要避免灌输性的宣讲,要采取“理论+案例”“理论+专业”的方式进行宣讲;要避免粗放式的讲解,合理设置内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避免片面式的宣讲,注意宏观把握;避免随意式的讲解,注重权威性。
研习社宣讲团团长杜芮表示,宣讲就是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我们要发出青年的声音,用小切口说明大道理,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青年学子的魅家听到我们的声音。
(审核:徐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