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姜登飞;摄影 姜登飞)4月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四十期“华大马克思主义讲坛”在新文科楼409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期讲坛特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舆情研究基地主任肖光恩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咨政报告的选题与撰写技巧》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明飞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郭明飞教授对肖光恩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其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代表性成果。
肖光恩教授围绕“咨政报告的定位”“高质量咨政报告的标准”“选题策略”“撰写要点”以及“报送渠道”等五个方面,系统深入地展开讲解。
在“咨政报告的定位”部分,肖光恩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强调咨政报告作为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具有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谈及“高质量咨政报告的标准”,肖光恩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高质量的咨政报告应体现人民立场、反映社会关切,服务于领导决策;同时,在实践中应以获得采纳、批示或圈阅为目标,注重实效性。
关于“咨政报告的选题”,肖光恩提出“大主题、小切口”的原则,建议聚焦于社会热点事件与思想舆论焦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析了信息动态类、趋势分析类、专题深度分析类三大选题类型及其操作要点。
在“撰写技巧”方面,肖光恩强调,撰写者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敏锐的问题意识,在文本逻辑、语言表达、立场角度等方面精益求精。他特别指出,应坚持逻辑严密、语言规范、观点明确的要求,并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兼顾领导者视角、受众视角与时间视角。
关于“报送渠道”,肖光恩指出,内容质量固然关键,但若缺乏有效报送路径,也难以实现成果转化。他重点介绍了教育系统、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国家社科基金高端智库等三条主要报送渠道,并分享了相关经验。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语言表达技巧”“对策建议的可行性设计”等话题积极请教。肖光恩结合自身丰富实践经验,逐一作出细致解答,赢得阵阵掌声,现场学术氛围浓郁。
最后,郭明飞教授作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视野宏阔、内容详实、指导性强,不仅提升了师生们对咨政报告写作的认识水平,也为今后的科研与实践提供了宝贵思路。他对肖光恩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感谢。本期“华大马克思主义讲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审核:郭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