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邓潇潇;摄影 李文奕 李黄帆)为科普行为规范相关知识,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7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实践团于武汉市黄陂区姚集小学开展“和拖延症说再见”行为养成主题教育课程。本次课程旨在带领学生了解拖延症表现和危害,探究拖延形成原因,找出克服拖延方法,以培养学生珍惜韶华、积极行动的思想主动和行为自觉,实践团成员薛聪颖担任本次课程主讲人。
主讲人以面包熊动画视频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拖延,并对拖延症作出界定,明确拖延症外在表现。随后,志愿者分段讲述“李想”同学因拖延而未能完成暑假计划的故事,带领学生一步步了解拖延的原因和消极影响。薛聪颖特别强调:拖延症的产生从根源上看,一般是由于完美主义、抵制与敌意、容易颓废、自我贬低等心理因素影响。同学们要学会培养对于不愉快任务的忍耐力与承受能力,当面对困难任务时,不要制定超出个人能力的宏大目标,而要将工作化整为零,并快速采取行动,避免分心,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后,给予一定的自我激励,同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所有任务全部完成后,继续改进。之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回想起第一次的成就感,鼓励自己不要拖延,形成良性循环。课程最后,志愿者安排互动活动,让同学们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做口算、写汉字等任务,使学生体会到时间之可贵。除此之外,志愿者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周计划表,逐步纠正学生拖延习惯。
主讲人薛聪颖表示:“小学生普遍对时间概念模糊,自我管理低效,需要有适当方法进行指导。本课程以小学生认知规律、学习兴趣为基础进行设计,例如部分的拖延是因为学生们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设置体验一分钟时间环节,努力创设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真正达到课程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程结束,五年级学生赵可心说道:“这节课让我了解了自己拖延的原因,也掌握了克服拖延的方法,以后我要果断行动,勇往直前,不要给自己任何不努力的借口,养成凡事不拖延、及时行动的好习惯。”
本次行为养成课程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提高学生面临挑战的应对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青马红心”实践团秉持“实践出真知,奋斗长才干”的精神,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成为善作善成的新时代追梦人。
(审核:赵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