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护航享安心,消费无忧乐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3.15游园会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03-20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李茜)为迎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增强学生消费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于3月15日上午在文科综合楼407会议室举办“权益护航享安心 消费无忧乐同行”3.15主题游园会。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团委、学生会权益与调研中心主办。活动通过知识竞赛、互动实践等形式,系统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维权知识,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活动伊始,主持人龙晓雯向同学们强调了数字经济时代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学生作为新生代消费主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对构建文明消费环境具有关键作用。本次游园会以积分竞赛形式展开,设置“我要答对题”“我要买什么”“我要辨真伪”三大环节,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维权知识。

首环节“我要答对题”采用团队积分制,六支参赛队伍通过抽题竞答展开角逐。题目内容覆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核心条款、消费纠纷处理流程及典型案例分析。答题过程中,参赛者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法律条文辨析、维权场景模拟等任务,充分检验知识储备与临场应变能力。积分兑换“幸运刮奖”环节增设高难度题目,进一步激发参赛者深入探究法律细节的动力。

第二个环节“我要买什么”通过模拟消费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参与者随机抽取商品卡片后,需以两个两字词语描述商品特征,并通过两轮描述与组内成员配对。规则要求表述严谨,避免歧义,且禁止使用直接提示性语言。此外,增设“提前配对”机制:若学生在首轮描述后达成共识,可申请直接匹配,成功则获得双倍积分。这一设计既考验团队协作效率,也强化了学生对消费信息的综合判断能力。

终局环节“我要辨真伪”聚焦商品商标真伪辨识,要求参赛者在两分钟内从十组标识中找出四处错误,重点针对市场上常见的仿冒商标,如“雷碧”(仿“雪碧”)、“娃啥啥”(仿“娃哈哈”)等典型侵权案例。参赛者需结合《商标法》相关条款,从字形、图案、色彩搭配等维度进行比对分析。例如,某小组发现“‘红午’包装配色与正版红牛高度雷同,但缺少官方认证标识”。通过此类实践,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商标侵权的核心特征及法律维权依据。

经过多轮角逐,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奖环节中,获奖学生代表邵雪分享了参与心得,表示游戏加深了自己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理解,未来将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为本次游园会画上句号。

至此,马克思主义学院“权益护航享安心 消费无忧乐同行”3.15主题游园会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在提升马院学子维权意识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学生今后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实践参考。马院将进一步探索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希望通过此类实践,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消费习惯,并传递依法维权的正向能量。

(审核: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