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唐慧颖 李海顺 摄影 徐婷婷)5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培根铸魂”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第一期在学院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刘建军与学院青年教师对话“如何做好学术研究”。
刘建军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介绍了自己如何将信仰问题作为深耕领域,聚焦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历程。“信仰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也是现实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刘建军结合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了他对思政“主渠道”和“微循环”、怎样激活思想等问题的研究。他还从进球弹网等现象延伸出来,提出要以弹性思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在讲故事中体现思考逻辑,在谈感悟时彰显问题导向。面对如何确定选题、如何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在思政领域如何做好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等话题,刘建军强调,选题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弹性思维把握问题。刘建军还指出,应该从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三个维度评价衡量思政学者,达到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和教育家的温度,树立思政学者的自信。
现场青年教师结合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围绕“青年教师如何实现快速成长?”“如何将政治性话语有效转化为学术性阐释”等问题与刘建军进行了交流互动。到场的博士研究生也积极提问,刘建军均给予细致全面的解答。该院常泓老师表示,与刘建军教授的亲密接触,听到了他的肺腑之言,确实收获很大,摸到了更多学术研究的门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助力青年教师的关键一步,这是该院首场“培根铸魂”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刘建军从立德树人角度、理想信念角度和文化角度三方面对“培根铸魂”进行解读。他指出,培根铸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学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的“魂”。“培根铸魂”对师生而言都非常重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根本性前提是,我们自身的心灵和马克思主义的“匹配度”,在做学术研究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精神境界问题,要塑造我们的心灵。我们要真学习、真信仰、真践行马克思主义,使心灵世界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相匹配。
(审读人:孙永祥)
原新闻链接:思政学者对话青年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期青年教师成长沙龙举办-华大在线_华中师大新闻网 (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