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党员生活:新时代的“恽代英”,这样养成——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3-06-29点击:

“1953年,志愿军战士李征明给家人写下了一封特别的家书。为了让年幼的妹妹看懂,这些家书都是用文字加画画的方式,介绍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情况……”4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华师马院”)学子讲述了一封家书背后的家国爱和兄妹情,在全校爱国主题故事会上斩获一等奖。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华师马院引导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培养新时代信念坚定、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传承恽代英精神

“国不可不救,他人不肯救,则唯靠我自己!”舞台上,身穿长衫的青年振臂高呼,再现百年前的热血。

这是原创沉浸式话剧《你好,恽代英》中经典一幕,该作品由华师马院学子自编自导自演,致敬革命先烈恽代英。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早期青年运动著名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你好,恽代英》截取恽代英一生的重大时刻和事件,通过五四运动、创办利群书社、主编《中国青年》、英勇就义等四幕,讲述恽代英在黑暗中寻求救国救民的光辉事迹。

2021429日,恽代英牺牲九十周年,《你好,恽代英》在学校恽代英广场首次演出,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震撼、感动、振奋,是观众发自心底的感受。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党史课一经推出,广受欢迎,不仅成为了新生入校的必看剧目,还多次受邀在校内外展演。

“恽代英精神是一张鲜活的红色名片。学院致力于推动学生自觉自愿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精神,2008年开始,以提交论文、答辩、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跨专业、跨年级的‘恽代英青年领袖培养班’,同时成立恽代英班党支部。”马院党委书记孙永祥说。

恽代英班通过开设恽代英大讲堂、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录制学习视频、党群互助帮扶、社会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红色信念落实到一言一行之中。同时,该班不断更新细化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考核,滚动淘汰,确保班级每名成员都符合“红色标准”。

十五年来,英雄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加入恽代英班的学生,有哪些变化?恽代英班的学生党员余楚权说:“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恽代英同志,是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成为恽代英班的一员后,我感觉离英雄更近了,激励我勇当先锋作表率。明年毕业后,我将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人民教师,我会将恽代英精神和所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量身定制思政课堂

“教育学是一种科学吗?教育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吗?”4118时,一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正在进行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授课教师陈吉胜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将专业和思政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是马院推进“思政+专业”的分众式教学模式的缩影。

马院教师承担着全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自2018年起,他们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专属思政课。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邀请行业模范、先进人物开展‘体育冠军向体育生讲思政课、美术家向美术生讲思政课、音乐家向音乐生讲思政课’等系列分众式教学活动。”马院副院长、教授李芳介绍说。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将思政课知识与就读专业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发挥特长,提交作品,让思政课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美术学院学生拿起画笔,勾勒革命先辈的英姿,表达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丁元勋的结课作业是一幅油画《纪念恽代英》,该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学生艺术作品巡展,荣获二等奖。

“思政课还能这么上,太有趣了!”地理专业学生陈凌继霄在听完课后不禁发出感叹。陈凌继霄虽然是地理专业,但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颇感兴趣。在专属思政课的启发下,他和同学一起创办“桂子山上思政说”微信公众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相结合,打造思政课“第二课堂”。上线至今,共推出300余篇原创推文,总关注量超14000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2021年,陈凌继霄跨专业考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步步朝着成为一名优秀思政教师的梦想迈进。

传递信仰的青年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以下简称‘研习社’)招新啦!”202111月,一则招新通知引起了马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程彩乐的注意。

研习社成立于201710月,是湖北省首个以研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目标的理论型学生社团。成立以来,研习社成员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在校内校外广泛开展学习研究、理论宣讲、社会实践、舞台展演等活动,共计完成覆盖逾50000人次的300余场线上线下理论宣讲。

“加入研习社,上台宣讲,传递信仰,我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吗?”程彩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参加并成功入选。

进入研习社后,程彩乐从阅读马列原著开始,加强理论知识,确定宣讲主题,撰写宣讲稿。

“一篇宣讲稿,既要有理论高度,还得讲得接地气。打磨一篇稿子,经常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师兄师姐和指导老师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让我非常感动。”程彩乐说。

为推动研习社规范化发展,马院成立研习社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并且,划拨课题经费,鼓励研习社成员自主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程彩乐以《做活大学生党员理论宣讲的微字文章》为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目前该课题已经顺利结项。

在研习社两年的时光,“成长”是程彩乐最深切的感受。她说:“不仅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成为了更好的自己。”2022年底,程彩乐有了新的身份——华师马院新时代宣讲团成员,她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给更多人听。


原文链接:新时代的“恽代英”,这样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