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院所属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成功举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研讨会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0-08-29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 (通讯员:彭菊花)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际,8月26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科研创新团队举办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研讨会在雄楚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近20名专家学者聚焦“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在主旨报告阶段,会议邀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倪素香教授作主题报告。倪素香教授以近期正在进行的调研报告“道德银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为主题,从“道德的层次性”阐述用道德银行激励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从“道德需要形式和载体”阐述道德银行建设是一项便于群众参与,可量化、可操作、可视化、可实践的道德载体,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倪教授还分析了“道德银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政府领导、细则制定、资金来源、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路径。

在主旨报告阶段的第二阶段,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静云教授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多元主体共建”为题,阐释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多元主体共建”是指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为价值目标,由政府主导、社会与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建设与协同创建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活动与过程。新时代公民道德多元主体共建的要义是由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走向“责任共担”,这就现实地要求多元主体由“二元协同合作”实现“三元协同合作”,从而使各个建设主体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深度互信,凝聚共识,协同配合,共同发力。

在主旨报告阶段的第三阶段,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负责人李建华教授以“新时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为题,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伦理学学科建设的主要方面、发展态势(优势)以及走向,并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了伦理学的价值,特别分析了新冠疫情给伦理学带来的深刻思考,最后从特色构建、统筹整合、方法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伦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研讨环节中,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成员梅萍教授、吴秀莲、李春火、彭菊花、刘梦觉、刘莉莎等各位副教授,就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本质内涵、培育新时代公民道德的途径、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等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研讨会气氛十分热烈。

最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集中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系列精辟论断。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有关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

(审核:龙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