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届湖北省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及相关学科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2-06-27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张学婷 永忠旺加;摄影 胡熙 许静)6月25日,喜迎二十大•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届湖北省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及相关学科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召开。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李斌雄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皇凤教授以及来自省委党校、省社科院、市委党校及省内所有部属高校、部分省属高校等专家学者与会。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孙永祥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欢迎辞。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分别讲话,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发展等展开,共同祝愿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

开幕式后,首先开展了主旨报告与专题发言。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作主旨报告。陈金龙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应从宏观上把握好其坐标;应确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新范式的参照,包括中共党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革命党史范式”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研究范式等三个层次。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皇凤从跨区域联合党组织的生成逻辑和运作机制方面作主旨报告。唐皇凤认为,在跨区治理方面,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更应把党建引领嵌入跨区域治理实践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主持了第一场专题发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斌雄教授提出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教授指出,要明确党史党建研究的立场,培养党史党建研究人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国祥教授从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理路、历史进路和实践遵循为主题作专题发言。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方平教授提出深刻把握好人生政治进步的“三部曲”,讲好中国故事,紧跟党的脚步。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铜柱教授认为在新时代,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承担起更多更重要的职责,尤其要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建设党史党建学科和办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家猛教授提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明晰,实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钟德涛教授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开阔学术思维,加强学术品格。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林桢栋主持第二场专题发言。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认为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如何进一步解释无产阶级的问题。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翔莲教授提出要准确把握党的主流、主线和主题,正确评价领袖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黎见春教授提出党史叙事主题方式的创新,推动民族觉醒和民族复兴。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夏慧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别山精神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大别山,阐释“大别山精神”的源起。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易新涛教授提出党长期执政视域下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党所面临思维重大理论课堂和实践课题,是事关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湖北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杨丹副研究员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贯穿党的理论创新的一条主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共湖北省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毅副教授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线。

随后,开展了系列研究生论坛。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翟一博教授主持第一场研究生论坛。在论坛中,吴承望、高航、张昊、加敏、阎晓阳、刘潭等六位年轻学者围绕各自论文进行现场分享。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加敏从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直接领导机构中共北方局出发,进一步肯定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阎晓阳以“五好”家庭创建活动为例,指出了妇联在家庭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地位。随后,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唐兴军进行点评。唐兴军表示六位分享者选题新颖,逻辑结构清晰,但是在史论结合、语言表达、史料文献加工等方面有待加强。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信华教授主持第二场研究生论坛。吕小慧、巴展翔、周瑞婷、钟思雨、陈岸、石一琨等六位年轻学者围绕自身论文展开分享。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小慧对《斗争》中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性质的文章和相关论述进行分析,探讨《斗争》批评风格生成的原因、内容体现与鲜明特点。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周瑞婷以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为中心,重现毛泽东对“左”倾主义及社会和革命观点的批评进程,重释《寻乌调查》的思想史意义。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盛开教授进行点评。王盛开肯定了六位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分享,表示其分享充分体现了党史党建的跨学科研究、同时选题视角独特。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安副教授主持第三场研究生论坛。王晨、徐凌、陈菊、丁振乾、丁勇强、易春虎等六位年轻学者进行现场分享。其中,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凌以第一批纳入精神谱系的46种精神为研究对象,找出了精神谱系中恒常的传承,探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为什么行的秘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从高教授进行点评。谢从高从选题视角、文献材料、语言规范等方面向现场分享者提出建议。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华兵教授主持闭幕会。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惠东副教授宣读获奖名单,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敬煊教授作大会总结。李敬煊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向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随后他表示此次年会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为党史党建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同时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作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后,下届年会主办单位发言代表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林桢栋向参会人员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并表示将进行充足的筹备工作。

(审核:孙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