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校组织召开新一轮“争创一流学科项目”申请答辩会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2-09-08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赵婷)9月8日,由学校发规处牵头组织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一轮“争创一流学科项目”申请答辩会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副校长夏立新、副校长彭双阶,特邀评审专家、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以及学校社科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财务处、实验设备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发规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院长万美容等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彭南生主持。

首先,万美容代表学院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一轮“争创一流学科项目”的建设方案,重点从项目概况、必要性与可行性、主要工作思路和设想、队伍建设目标与举措、人才培养计划、绩效目标、资金需求及年度计划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他表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固优创特工程,是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研究,服务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对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大需求;是落实学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整体方案和推进新时代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意见等文件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发展学校文科特色、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巩固地位和提升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接着,特邀论证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艾四林认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悠久,属于传统优势学科,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学科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于学科项目建设的论证思路、举措、时效以及项目保障都是实事求是且具有可行性的。该项目设计精准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前沿主流方向,围绕“固优创特”这一主题,进行队伍布局以及平台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凸显本校特色优势。同时,他指出需要改进和进一步明确的地方,特别是针对项目研究主攻方向、学科领军人物及队伍建设、凸显特色和优势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斟酌,不断完善方案。

沈壮海认为,华中师范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冲击“一流学科”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不仅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华中师范大学整个哲学及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绩效目标中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凸显成果的特色和重大影响,需要进一步细化,做好广泛的调研和做好研究项目的第一步设计规划。

随后,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一一发言,既充分肯定了该方案某些内容和可行性,重点指出存在不足或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内容。社科处处长符平认为,项目建设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建设经验,从路径或方法上寻求突破口,实现发展的可能性。本科生院院长万坚指出,战略举措需在本科生的教育成效中充分体现。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贺占魁指出需要在项目经费上可以有更加详细的规划。研究生院副院长杨万文提出,一是需要关注人才培养的标志性成果,二是加强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定性要求,三是促进一级学科学位点发展。财务处副处长吕亮指出从经费绩效上改进评价。

然后,校领导一一进行了点评。彭双阶指出项目计划要明确特色高峰建设项目点,协调各个平台资源,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夏立新认为,一方面,该方案有学科支撑,有平台依托,有学术成果支持,是能够完成计划目标的,另一方面,要通过“争一流”项目的驱动,真正带动平台和队伍发展,实现育人成效落地,统筹项目资金,更好地支持马理论学科加入国家“双一流”学科的队伍中来。

最后,彭南生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寻求错位发展,为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第二,马理论学科发展要带动全校思政课教育发展;第三,标志性学术成果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转化;第四,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审核:孙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