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邵彦涛 何昱)1月14日,庆祝2025年世界逻辑日暨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导论”课程团队成立大会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校长彭双阶出席会议。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佳宏,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龙静云教授等受邀出席并致辞。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以及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代表列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课程团队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和副院长邵彦涛分别主持。
开幕式上,彭双阶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以彰显逻辑学在当代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逻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率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逻辑学导论”通识必修课程的高校,我校在推动逻辑学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在致辞中强调,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全新挑战的当下,学校正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在此背景下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逻辑学导论”通识必修课程重任在肩、正当其时,坚信此举措必将真正做到“五育并举、逻辑育人”,助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应对复杂问题的智能时代卓越教师。
郭佳宏在致辞中代表中国逻辑学会对我校率先向全体本科生开设“逻辑学导论”通识必修课表示衷心的祝福。他指出,逻辑是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两轮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导论”通识必修课紧密贴合人工智能时代需求,注重发挥师范高校特色,将为全国逻辑学科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优秀的华师案例。龙静云表示,我校逻辑学历史底蕴深厚、师资力量强大,逻辑学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逻辑学导论”是适用于全校学生的课程,“逻辑学导论”课程团队是走在全国高校逻辑学研究前列的优秀团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团队结出丰硕的育人和学术之果。
在逻辑学论坛环节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师刘文君教授回顾自已几十年的逻辑学教学经验,介绍学校逻辑学课程建设历程,从课程目的、教学教材、团队合作三方面对“逻辑学导论”课程团队提出建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王世鹏教授介绍了当前学校逻辑学与哲学系的建设情况,建议哲学系面向全校多开设通识必修课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忠文教授以《高中思政课逻辑学调查报告》为题,提供了详细的调查数据,指出在高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的建议。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白海霞副教授代表兄弟院校逻辑学负责人发言时指出,逻辑学是一门对学生较难、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学科,并就如何开好此课提出建议。
在“逻辑学导论”集体备课会上,各模块主要负责人就课程设计的“一个整体,三个模块”进行汇报。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教授、课程组负责人宋荣汇报了“逻辑学导论”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以两个“五年计划”为轴线,以课程迭代基础、课程团队力量、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评价方式为展开,全方位搭建课程设计整体逻辑。文学院张磊副教授介绍了语言逻辑模块的课程设想;法学院青年教师聂圣介绍了法律逻辑模块的课程设想;马克思主义学院邵莉莉教授介绍了课程课外实践设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毛华兵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哲学系为主体,举全院之力,支持学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逻辑学导论”通识必修课,为学校未来的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学院将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逻辑学导论”课程,力争以最快速度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国家一流课程,将我校在“逻辑学导论”课程建设上的先发优势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效应。
(审核:孙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