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李樱 李娜娜)5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论坛暨2025年人才招聘会在文科楼407报告厅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国内外高校8名青年学者参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师聘用委员会及各教研部长、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等成员组成的人才招聘考核领导小组和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学术报告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鑫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与学术报告环节。
本次会议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个人的学术汇报、答辩交流等全方面展示个人核心竞争力,便于加强与学院师生的深度交流和了解,也为学院全方位考察人才提供多维度视角,为学院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开放式交流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致辞,他代表学院对来自全国各高校8名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高校,对人才引进工作十分重视。他向与会青年学者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情况,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研究基地等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向参加本次论坛的青年学者强调选择武汉、选择华中师范大学、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突出优势。 他指出,武汉这座城市科教优势明显,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位置及拥有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突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学科底蕴深厚,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氛围浓厚,鼓动青年学者来桂子山摘“桂”。最后,他强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择业的优质单位,将为各位青年才俊提供一个各自发光、成长的大平台。
来自全国高校的8名博士研究生依次进行学术报告。各评委老师分别针对青年学者的研究方向、应聘岗位、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交流。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汪筠茹博士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东博士以《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相泽宇以《路网变迁与区域贸易格局的重构——以山东为中心的考察》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谢骁博士以《现代经济的金融—产业双层体系创新风险演化研究》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海德堡大学哲学学院的颜邦宁博士以《幂等与迭代:胡塞尔时间意识理论中的两类无穷回退问题及其解决》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朱厚敏博士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出场?——论“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应然与必然》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王怡萌博士以《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问题——机器人的权利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
来自中山大学的胡文迪博士以《论本己经验在同感中的作用——以胡塞尔和舍勒的同感理论为例》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
上午学术报告会后,与会青年学者于下午和晚上参加了各自应聘的教研部系组织的教学试讲和深入座谈交流。
(审核:能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