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深化集体备课,共铸育人匠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举行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5-10-12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张小彤)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2025年10月10日上午9时,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在文科科研楼223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富有成效的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纲要教研部部长何家伟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李芳教授出席,常泓、李静、白莉莉、闫燕、薛勤、高红兵和张小彤等共同参加,围绕教学创新与课程深化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会议伊始,李芳副院长向全体教师系统解读了学校最新修订的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理念与关键变化,强调本科生教学的重要性。何家伟部长回顾并肯定了纲要教研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的优良传统,并指出集体备课活动是教研部建设的宝贵经验,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本次集体备课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主题鲜明,针对性强。上半场主要指导新进教师张小彤进行备课,备课内容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民族复兴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张小彤老师讲述教学设计思路后,与会各位老师分别就该章教案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参考书目和教案细节进行分析和讨论,系统且全面地指出了该教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强调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师生的互动环节,充分运用学生的思维进行课程的有效衔接。

备课会的下半场主要对常泓副教授的专题教案《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进行集体研讨。该专题理论深度高,阐释难度大。研讨过程中,纲要教研部各位老师展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对该教案的概念表述、语言规范、图表绘制、脚注格式和参考文献等细节进行了逐一推敲和优化。

本次备课活动准备充足,讨论热烈,历时3个小时,纲要教研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终圆满结束。常泓副教授表示,纲要教研部的集体备课会由来已久,是一项优良传统,活动充分发动了群众的力量,能够有效提高教研部的集体备课和授课水平。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队伍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

(审核:李芳、何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