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 (通讯员 赵子玉;摄影 蒋林杉)为切实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在思政工作中的有效运用,10月14日下午,由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求真”辅导员成长发展工作室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七期辅导员读书会在文科科研楼105会议室举办。本次读书会特别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逻辑学学科负责人宋荣作“合乎逻辑地听说读写”的专题分享。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秀莉及9名专兼职辅导员现场参会,北京师范大学8名辅导员线上同步参与,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韩絮主持。

读书会伊始,宋荣教授从逻辑学的学科定位与现实意义出发,指出逻辑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工具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更显其基础性作用。她强调,新时代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具备扎实的逻辑素养,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强育人实效的关键能力。
在实务方法层面,宋荣教授系统阐释了“合乎逻辑地听说读写”的实操路径:在“说”的层面,可从四个层级运用言语沟通的逻辑方法,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结构化深度互动;在“听”的层面,可遵循“TPS+倾听法则”(听到—听清—听懂),增强信息获取的精准性与沟通反馈的有效性;在“读”与“写”方面,她强调有效阅读的重要性,要注重标题关键词提取、文本格式分析、来源信息判断与逻辑理性分析,并建议在写作中融合三种论证结构,构建符合7C原则的清晰表达框架。

随后,在互动讨论环节,宋荣教授结合自己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针对年轻辅导员提出的工作困惑,给出了几点务实建议:一是善用年龄优势,以开放包容的视角贴近学生,实现有效共情;二是加强政策理论与心理学、教育学等跨学科学习,夯实育人根基;三是关注学生兴趣与文化热点,实现教育内容的“与生俱进”;四是发扬调查研究传统,推动工作方法落地见效;五是树立边界意识,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实现可持续育人。她鼓励大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系统化、逻辑化的育人思维与方法体系。
本次读书会内容系统、方法实用,有效拓展了辅导员在逻辑思维与工作方法融合方面的认知视野。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进一步强化逻辑方法应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与精准化水平,助力学校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审核:邵莉莉、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