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教授走进“心灵哲学”本科生课堂 讲授“心身问题与心性多样性”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18-04-20点击:

2018年4月18日上午10点钟,高新民教授走进“心灵哲学”核心通识课本科生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心身问题与心性多样论”的专题讲座。高新民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和研究心灵哲学,是国内心灵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王世鹏老师作为课程负责人介绍说,在哲学课堂上的授课分为两种,一是照着讲,这是一般讲授法,就是讲别人的思想,而接着讲,是哲学家的讲法,就是接着哲学家的思想来讲自己的思想。今天高老师讲“心性多样论”就是接着讲,因为心性多样论是高老师自己对心身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D4E0

(王世鹏老师)

高新民老师在课堂上首先介绍了如迷的解谜者图灵其人,并分析了其著名的“图灵测试”案例。图灵测试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机器有没有思维、心智这样一个问题。图灵测试试图揭示心与非心的区分标准,用新的、定量的方式、提出了能从操作上得到解决的心灵哲学问题。这种操作所依据的标准,就是行为标准或者输入输出标准。其实质主张心的本质在于行,心运作的原理与一般事物并无区别如果——那么,状态机。

1C28B

高新民教授

图灵测试使我们重新思考心身问题。高教授指出,心身问题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了三类子问题。一是心灵观问题,二是身体观问题,三是心身关系问题。心灵观问题包括心灵的语言学、语义学问题,心理地理学、勘探学问题(弄清心理现象的库存清单)分类学问题本体论问题结构论问题运动和动力学问题是否可朽、续存问题本原以及本质问题。身体观问题除了与心灵观类似的问题之外,还包括这样一些问题:人的身体与其他物体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区别,区别何在?有没有无心的身体?身体是不是心的组成部分?三是心身关系问题,即身与心究竟是什么关系?特别是心作为原因,能否对身体发挥作用?围绕心身问题,产生了物理主义、二元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理论这样三大类理论。物理主义就是唯物主义理论,在西方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也是物理主义/唯物主义理论,因为这种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及成果相符。物理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物理现象,或者是以物理现象为基础的。物理主义在西方有很多理论形态,如同一论、还原论、功能主义、构成论、突现论、随附论、解释主义、取消主义。它们的主张是“……是……”这样一个表达式。二元论包括实体二元论、属性二元论和自然主义的二元论三种主要形态。

已有的心身理论的问题,一是在于问题本身的问题,其提问方式预设了对象的存在,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当我们问出“心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时,实际上是把“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应用到一个对象之上。当对象是一个同质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能够问它是什么。但是如果被问表面上是一个东西,但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是一个异质的复合体,是不能用是什么这种方式提问的。每个人身上都并没有一个同质的、单一的心。二是理论的问题,这些理论对心做了一个心是一个东西的预设,一个单子式实在。这些理论是以偏概全的,都是基于对某一种心理样式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高教授认为,心理样式而非一,异质而非同质比如,意义就不同于心理活动过程

1419E

高教授认为,解决心身问题首先解决方法论的问题。而其中认识本质的方法论是至关重要的。本质是一类事物共同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性质。认识心的本质首要的工作是清理地基,弄清对象的性质特点,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尽可能用人口普查、地理大发现、心理地理学、地貌学、勘探学研究方法,建立心理样式的库存清单,探寻心理的深层结构,发掘东方心灵哲学宝藏,然后提炼心的本质特点。

接下来,高教授对“心性多样论”这一主张做了细致的分析,他再次强调,心理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异质的、多元性的统一体。“心”指一切心理样式和个例。“性”除了表示中国哲学所说的生而有之的本性、共性外,主要指心理样式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殊本质。“心性多样论”不是一个范畴而是一个命题,心理样式及其性质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不是单一体或者单子性的存在,而是由形式多样、性质各异的心理个例和样式构成的矛盾统一体。除了具有差异性和异质性之外,心理样式的多样性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看。从横向来看,心理样式和个例是多样化的,从纵向来看,心有层次性、梯级性的,后者又有开放性、生长性的特点。自我、心理行为、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心理内容、心理对象、感受性质等都是心理样式。此外还有一些非普遍的心理现象,如“高峰体验”、浩然之气等。

最后,高教授总结道:心理样式存在的方式和程度都是多种多样的。心是多样性的存在,其存在方式多样、存在程度差异。存在方式是存在物出场或者表现自己的方式。有的以个体形式存在,有的以相互缠绕的方式存在,有的以高阶的方式存在。那么,心有无统一性?这个问题要依具体的条件与语境而定,究其全体来说,心理现象具有边界模糊而硬核清晰的特点。心理现象的统一性的根基在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