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道德之光——全国道德模范杨小玲走进华师“基础课”实践课堂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0-12-15点击:

通讯员:杜丽12月8日下午,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楷模现任武汉市第一聋校副校长的杨小玲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堂,以“不忘初心——为了聋哑孩子的健康成长”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特别的“基础”课。本次实践活动由彭菊花老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计400余名师生通过现场和同步直播的形式聆听。

2A1F1

杨小玲老师深情讲述了她与聋哑孩子们在无声世界里“爱”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小玲遇到一群聋哑孩子,并跟随他们走进了一所聋哑学校。她下决心要帮助这些孩子,放弃了被保送到武汉体育学院的学习机会,决定做一名特教教师。这是杨小玲的初心。于是有了杨小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特殊教育。杨小玲想尽各种办法带着一群特殊的孩子领略舞蹈之美,下苦功练习手语、报班学编创舞蹈,创立“鼓舞教学法”“呼吸传递法”,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什么都会的老师”

2C9E9

 因为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杨小玲往往要付出比一般老师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她注重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喜好、特长等,挖掘孩子的特质与潜能,用爱和鼓励叩开孩子们的心门,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她经常鼓励学生说:“你只是比别人更困难一点”虽然杨小玲在课堂上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但私下却是可以每天和学生谈心的好朋友。从教以来,杨小玲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是1000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包括《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等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鼓舞妈妈”。

2A216

 2015年杨小玲成为了武汉市第一聋校副校长,在她的推动下,学校延续艺术教育特色外,还致力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将汉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舞蹈编排、日常课堂中,让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人生技能。杨小玲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同时她也希望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奉献社会。

309E8

 这一堂特别的基础课,使同学们更好地感悟到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从榜样的身上获取前行的动力。傅塞渊谈到:“杨小玲老师几十年都能够全心全意教导聋哑孩子学习舞蹈,帮助聋哑孩子放飞梦想,这种无私奉献,含辛茹苦却又甘之如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更要追随杨老师的脚步,在教育事业的岗位中燃烧自我,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心关怀他们,用爱温暖他们”肖静琪表示:“杨老师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人心同时也给予我们启迪,我想我们大学生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以浩然正气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发光发热。厚德者流光,请始终相信,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审核: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