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杨颖慧;摄影:努尔孜拉)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同志的党性修养,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4月26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023级党史综合党支部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及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文学专业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等联合开展以“传承首义文化 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来自5所院校的6个支部共同走进武汉首义文化区,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红色热土上接受思想洗礼,凝聚新时代党员奋进力量。
活动伊始,借助蛇山北麓的龙华寺遗址,由华中农业大学向依萌同志开展“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政治纪律”专题学习,明确指出共产党员不准信仰宗教,这是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是我们党区别于大多数政党的一大特点。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共产党员是比一般公民具有更高政治觉悟、更高政治信仰、更强组织纪律性的“特殊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还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踏上台阶,队伍来到烈士祠前,感悟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烈士事迹以及武汉会战历史背景。为缅怀先烈,各支部党员代表向烈士祠碑敬献鲜花,所有同志集体默哀致敬。同志们纷纷表示,烈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这提醒我们要永葆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对烈士们表达诚挚敬意后,队伍跟随秦越同志前往首义枪声雕塑,了解首义枪声雕塑的建立背景,通过步枪造型定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历史瞬间,感悟革命精神。
伴随着曹思明同志的讲解,同志们来到张之洞纪念馆抱冰堂深入了解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发展脉络。随后,支部成员高源同志为我们分享孙中山纪念碑的建立背景,各支部党员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前列队肃立,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同志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现场,不仅是对初心的坚守,更是对责任在肩的使命铭记。
下一站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同志们参观了武昌红楼、议员公所和鄂军都督府旧址,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武昌首义的深远意义。
活动最后,支部成员李佳蔓同志于博物馆南区领学2025年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她还从各方面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指出,我们青年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既是文化传承的“接力者”,也是文化创新的“开拓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两个结合”为方法论,以青年党员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担当,共同谱写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华章!
此次跨校联学共建活动,通过现场党课与“行走的党课”结合创新党建形式,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将红色资源融入主题党日学习中,帮助同志们持之以恒锤炼党性修养,筑牢了支部党员的思想根基。
(审核:王海龙 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