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 童彤;摄影 童彤)4月1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三十九期“华大马克思主义讲坛”在新文科楼407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天教授担任主讲人,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学术写作的三个问题”的精彩讲座。学院副院长高鑫教授担任主持人,我院二级教授龙静云担任活动总结人。
李义天教授首先从“为什么写学术论文”这一追问入手,系统阐述了学术写作的不同目的及其表现。他指出,学术写作的动机往往源于最初的制度要求,逐步发展为追求社会价值、实现自我提升,最终升华为探索真理的学术使命。这一循序渐进的分析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审视自身学术定位的新视角。
在探讨“写怎样的学术论文”时,李义天教授提出,优秀的学术论文应具备三个核心特质:有新意、有论证、有余地。他特别强调,真正的学术论文应当超越学习心得式的简单论述,而要立足学术前沿,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原创性的观点推动学科发展。同时,他提醒研究者要重视论文修改环节,既要"自拍"即自我反思,也要"他拍"即接受同行评议,在反复打磨中提升论文质量。
最后,在“怎样写作学术论文”这一实践性问题上,李义天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总结出五个关键要点: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充分的文献梳理为基础,以扎实的文本和实践经验为支撑,以清晰的逻辑表达为要求,以规范的学术语言为准则。他特别强调,学术写作要避免陷入术语堆砌的误区,倡导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此外,他还建议研究者要培养“批评者视角”,在写作过程中主动预判可能的质疑,从而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为师生们提供了学术研究与写作的新思路。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学术写作的思考与探索。
(审核人: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