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读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0-11-06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记者 陈培浩 摄影 陈培浩)10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团部、马列研究会、求真社协同主办的读书分享会在一号楼217党员活动室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室崔伟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分享会由社团部副部长陈晨主持进行。 

分享会由2020级张丞锐带来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开始,他从历史背景、内容赏析、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青年启示四方面展开分享。他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将书本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展现出来,描绘了当时国运之艰难与国民精神之雄健。他还进一步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对书本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谈到青年启示时,他从自身出发,表明了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的信心和决心。


(张丞锐进行分享)


2019级杨一戈分享的是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她首先对作者进行了简要介绍,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入手,深度分析作者的文风笔法,同时提到余华曾获多项国际荣誉,并点出了余华写作侧重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特点。在写作背景的介绍中,杨一戈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现了从抗战到大跃进的历史进程。最后,她分析讲解了《活着》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

(杨一戈进行分享)

(交流讨论)

随后分享的是2019级刘亦婷,她从作者介绍、精华内容分享、个人心得体会三方面展开对《万历十五年》的分享。她摘录了书中的精彩章节对书籍内容进行剖析,讲述了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件件平常小事,凸显了作者以小见大、洞悉社会发展的写作功力。最后她谈到了个人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要有独到见解,寻找新思路、新方法;以史为鉴,知得失、明方向。

527C3

(刘亦婷进行分享)

2019级程光瑜分享的是《第三次浪潮》。他从专业要求等方面向大家说明推荐这本书的理由,随后,他引用各大报社对该书的评价,强调这本书的重要影响力。在内容介绍中,他用农业、工业、信息科技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书本涵盖的主要板块,并就第二次浪潮下产生的各种工业现实观阐述了个人观点。最后,他发起讨论,抛出了“怎样去像作者一样预测世界走向”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

58153

(程光瑜进行分享)


分享过程中,崔伟锋就每位同学的分享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他强调,在大学阶段学好本专业课程、强化理论素养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使命,作为师范生,更要多读书,发挥好青年引路人的作用。同时,在分享中他发散哲学思维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崔伟锋表示对此类活动兴趣十足,希望能够通过分享多了解青年思想,进行交流。

(审核人:陈陈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