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生产为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1-04-21点击:

以知识生产为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2020年11月20日   来源:《科教文汇》  作者:屠静芬、邵彦涛


05”方案实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中简称“纲要”)课程体系日臻完善,教学手段及方法不断改进与发展。但同时,随着教学实践的逐步推进和教学对象———学生(受众)由“90 后”发展到“00 后”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针对这些问题,以往的教学反思和研究往往将之归结为诸如加强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教学技术层面,而未能跳出教学层面从更宏观的视角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2015 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概念,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不仅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新时代高校“纲要”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环境,更加凸显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1“纲要”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的“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在高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此后又增加了一个选择———“选择了改革开放”,即“四个选择”。这一课程教学的规定,成为理解“纲要”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主要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然而,在具体操作层面,由于课程内容时间跨度长、知识容量大、计划课时相对较少、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层次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要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目标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反馈,“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体系的概念化,二是教学手段的相对单一化。显而易见,两个层面的问题都与课程教学供给侧相关联。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看,在需求侧(即学生需求)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供给侧的改革将成为影响“纲要”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

1.1 知识体系概念化

“纲要”课教学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体系的概念化和过度理论化的问题。而知识体系的概念化掩盖了知识系统的多样化,过多的理论前提预设也极易妨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思考和理解,反而会削弱课程的知识生产能力。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用概念来统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以概念化的思维淹没活生生的历史,以理论化的总结掩盖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细节要素。以教材第四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例,如果在展开历史进程之前就笼统地以新民主主义理论统领教学内容,就忽视了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以迅速传播原因的系统分析。事实上,从历史纵向上来看,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国内反帝反封建的强烈诉求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相耦合;从历史的横向上来看,国际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暴露和激化促使国内一大批曾经极力推崇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知识分子开始警醒,苏俄社会主义的国际平等理念使饱受资本—帝国主义压迫的近代中国人无比欣慰。纵向与横向的双重作用,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动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并在此过程中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果忽视了理论结论之外的鲜活历史细节,脱离了历史实践的丰富性,简单地用后来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公式生搬硬套,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也难以真正理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动因,更难以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

1.2 教学手段单一化

“纲要”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播国家主流意志的宏观使命,也应注意将这一宏观使命与学生意志相结合,注意研究大学生(受众)接受课程的基本规律。21 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爆炸和各种自媒体的出现,学生的知识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学习者开始向主动学习者转变,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绝对垄断者和权威,学生接触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果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变化,不能从知识供给的角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就显然不可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实效。

笔者曾对某高校刚刚完成一学期“纲要”学习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86 份。其中,在回答“一些教师的‘纲要’课缺乏吸引力,您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一题时,有 574 人认为是“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占比 73%;有 611 人希望“‘纲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具启发性、灵活性”,占比 77.7%;有 634 人表示如果“‘纲要’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学效果,占比 80.7%;还有 24.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过快,31%的学生认为教师照本宣科,27%的学生认为课程讲授过多,缺乏实践活动等。可见,过于陈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不能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进而无法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则使其不能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自身,进而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管是知识体系的概念化还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化,都与“纲要”的供给侧存在直接的联系。

2“纲要”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推进“纲”教学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即以知识生产为中心,推动课程教学的知识供给和创新活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和教学体系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2.1 供给创造需求是“纲要”教学的典型特征

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没有供给,需求无法实现;没有需求,供给无从谈起。但是,与作为人的物质需求的经济行为有所不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纲要”课程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供给创造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群体对传统知识形态的需求日益萎缩,对能够建构自我主体性的新知识需求增长强劲。与此同时,“纲要”课程的供给侧却未见大的改变,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导致供给结构趋向不合理,传统知识供给过剩、新知识供给严重不足。在课堂教学中,供给不足必然影响到学生的需求,知识供给缺乏更新,学生需求也就无法激发。因此,供给侧改革是推进“纲要”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纲要”知识体系供给的实质性短缺

“纲要”开设以来,课程建设就开始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先后产生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些精品课程,从多方面为全国高校的“纲要”课程建设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各类精品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精品课尚难实现真正的共享。许多课程网站因没有及时地更新与维护,基本丧失了共享功能。其次,在线开放课程因种种原因没能吸引学生积极观看、学习。据统计,在某校的研究生中,74.63%的人从未听说过国家精品课程;仅有7.46%的研究生曾经使用过国家精品课程。[3]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绝大多数“纲要”课堂都是零评论、零参与、零收藏。这都说明,“纲要”教学在低端层次上出现结构性过剩,缺乏一些能得到普遍认同和产生更大影响力的明星教师和明星课堂,即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还处于实质性的短缺状态中。

2.3 供给体系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释放近十几年,“纲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有密切关系,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渠道明显增多。但就总体来说,影响“纲要”教师教学积极性充分发挥的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消除,教师的潜能发展还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比如,长期以来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都处于低水平的满足,既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监管方式,也缺乏相应的监管能力;潜心投身课程教学研究并做出创新和努力的教师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得过且过的教师没有受到惩戒,于是就形成了组织化的惰性。这些都影响了“纲要”课程的内容创新和教学创新。

3“纲要”教学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途径

“纲要”教学的知识供给体系面临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知识体系供需失调,而其根源在于供给侧发展的相对停滞,体现为课程教学供给未能随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变革自身。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扩大传统教学内容的疆界

“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属性上来看,需要从事这门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具有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从课程性质上看,“纲要”教学需要熟悉中共党史,并具有比较突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课程内容上看,“纲要”教师要具有比较扎实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知识和历史文献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种反文化、亚文化的传播速率明显高于主流文化,传播渠道也广于主流文化。学生群体长期沉浸于网络环境,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纲要”课程还应具有抵御不良信息侵袭和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纲要”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案等传统知识体系,还应在网络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社会热点追踪、时事政策评论以及动态生成相关的知识、经验、感受、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资源等方面加大知识生产的力度。因此,推进“纲要”教学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传统的知识疆界,扩大教学内容的覆盖面,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创新课程内容并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3.2 让精品课程更“精品”

鉴于各类精品课的功能总体上并未得到真正发挥,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看,是源于真正高水平的、能够适应学生需求的精品课程的供给不足,或是并未运用恰当的渠道被学生所认知。在国际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慕课、翻转课堂等全新形式的教学不断涌现,哈佛大学公开课、TED 公开课等推出的明星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在国内,“百家讲坛”等形式的精品课程也在不断发展。“纲要”教学要实现供给侧的突破性发展,需要鼓励相关学科的充分合作以及推动校际之间的合作。首先,在市场力量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纲要”精品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尤其是通过在线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精品课的社会影响,加大精品课的传播力度。其次,应进一步加强“纲要”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专业化的优势,协同创新。再次,依靠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渠道,产生一个或数个能在高等院校或市场上形成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团队,产生一批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精品课”。

3.3 发挥资本和市场的作用

充分发挥资本和市场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一经验也可以引入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当然,发挥资本和市场在课程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并不是要把教学完全推向市场,而是要依赖资本和市场来发挥知识体系的外溢和辐射作用,进而助推课程教学的开展。比如,开发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电子游戏。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早在 1938 年的《游戏的人》一书中就探讨了在游戏文化和社会中游戏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游戏活动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具有的游戏性和严肃性的双重特质。[4]一款好的游戏可以为史学叙事提供参考,进而辅助科普与教学。如西方的《全面战争》使许多国内的游戏玩家了解了欧洲的历史;日本的《太阁立志传》则帮助许多人认识了前近代的日本。对于“纲要”的教学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开发外部游戏,通过增加知识供给的方式去扩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以三元里抗英事件为原型,可以开发出一款模拟中国近代史的手机策略游戏;以黄土岭战斗为原型,设计一个射击类游戏,以攻占日军旅团部和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为通关目标。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以“三元里抗英”事件和黄土岭战斗为故事内核的游戏剧情能够带来直观的感受,不仅能在游戏中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史实,而且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在依托于仿真的历史环境中做出复杂的决定,从而通过亲身实践得到史识。严肃的游戏也能达到与课堂教学几乎一样的效果。

4 结语

“纲要”课程的教学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课程相关的知识体系供给和生产端入手,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最终实现供给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创新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为课程教学激发出更多的内在动力并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在当下疫情防控期间,探索“纲要”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屠静芬,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邵彦涛,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