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概念界定和把握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21-04-22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概念界定和把握

作者:林华开 龙静云;《思想教育研究》2020.05

 

近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非常有意义。但在已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的界定中,尚有不确定性和争议的地方。为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研究,必须对其概念清晰界定和准确把握。本文对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梳理、辨析,并进行重新界定,进一步探究和逼近这一概念的本质,以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基础理论研究。

 

一、理论自觉:从“认同”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

一般认为,认同概念最早是在心理学由弗洛伊德使用。他认为,认同“是对他人的情绪联系的一种原始表现。”[1]243随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埃里克森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一系列研究中,广泛使用了认同概念。随着运用范围不断拓展,“认同”概念逐渐进入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含义不断深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同”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公民教育研究中。西方国家虽然没思想政治教育的称谓,但他们所称的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含义也散布在公民教育中。如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要重视受教育者的地位,提出了儿童教育中“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因为“教师而有权为教师,正是因为他最懂得儿童的需要和可能,而能计划他们的工作”[2]248。这里,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实质上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教育主体认同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后现代主义的公民教育则强调对话性师生关系,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思想的交流、真理的敞亮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3]101师生双方通过对话、交谈,交换对共同现实生活的思想、行动、经验,在平等的对话中形成共识与认同。可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对话中都成为认同的主体,体现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研究,与现实中社会转型差不多是同步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过程等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们对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转为对“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人们的需求意识、主体意识不断深化。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愿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的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认同可以反映受教育者具有反思性、能动性的特点,可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教育者进行单方任务、意图宣传、居高临下指导的态势,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具体化,符合当今中国民众主体意识增强、倾向于对社会主导的要求进行反思的现实。”[4]正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理论自觉,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这是对社会发展、现实形势作出的理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和问题的提出,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变化和新特征,体现了对受教育者心理变化与精神需求、主体性的关注,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规律和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协同进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三种视角: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界定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的出发点与逻辑起点,就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其概念在目前的专著或公开出版的图书中,尚未见到有具体的界定。但“认同”这一词语,却在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的著作中不断被论及。如张耀灿、郑永廷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6)一书中,虽然没有明确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下定义,但将认同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等紧密联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核心是主体认同。这是以价值认同为导向、利益认同和心理认同为基础形成的理性认同过程”[5]88。孙其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2004)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规律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教育对象认同和接受社会公共理性,并形成一种符合社会主张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从而付诸实践活动”[6]88。这是一个教化过程,通过引导个体认同、接受公共理性,达到个体与社会融洽统一。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2008)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有效性时指出,“积极的情感活动,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信任,对教育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同、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欲望”[7]115。以上学者、专家在对受教育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作用等研究中,触及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要义问题,但尚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下具体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正式被界定,是在以下的硕士论文及期刊论文中,主要有3种观点。

第一种是归属论。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因情感倾向、归属感而调整自己思想行为。魏永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社会大众在处理‘自我’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从而自觉地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8]这一概念,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体现了“认同”本身具有心理学上的情感、意识、归属等意蕴。这一概念具有首创性,后来的研究者大多数是引用此概念。马潘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容、方法、成效等形成的自觉自愿的赞同、认可的态度,并在此态度基础上用认同的思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9]。谢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以及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赞同与否、接受与否的心理过程。”[10]此种观点主要是从心理学本义出发,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赞同、承认,具有强烈的情感属性,主要从心理维度来阐释认同的产生、发展规律等范畴。

第二种是趋同论。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自愿的承认,并使思想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趋于一致。朱小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认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考虑,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自愿的承认、认可、赞同乃至尊崇的倾向性态度,并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来规约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求自身思想和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趋于一致的活动过程。”[11]陈锡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同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赞成与接纳,是社会认同有效地包含或契合了自我认同的需求。[4]这一表述,侧重于从个人与社会关联性等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认同内涵进行分析。魏永强、郑大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就是认同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认可和赞同的心理活动,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达到思想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一致性。”[12]这种观点主要是从个体与社会的差异性出发,认为认同是个体思想与行为趋同社会要求的过程。

第三种是要义论。这种观点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下定义,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要求、内容来体现其含义。奚彦辉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同”概念,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性。他虽然没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下定义,却对其要义进行了分析,“就其核心要义而言包括了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四重向度,是与政治目标、国家利益及价值内核、文化导引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13]。同时,他们进一步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首先是政治认同,目标定位是国家认同,实质是价值认同。

以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的界定,较多受认同的心理学本义影响,一方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对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兼容并蓄和借鉴。但另一方面,从完善性上看,还值得商榷。第一,以上概念的界定,虽然蕴含了认同的心理学上的情感特征、社会学上的归属感内容,但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清晰、具体界定,整体上过于笼统、抽象。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要素中的认同主体、认同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厘清。社会大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体,这容易界定,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客体没有清晰化界定,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没有论述。而这却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最关键的内容。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理论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的指向,就是从受教育者立场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等主体性。“确定受教育者为主体,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5]276上述概念界定中,作为认同主体的社会大众是基于归属感去约束自我,凸显的是认同主体的被动性,而不是主体性。第四,在表达上,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特征、学科特征。例如,认同作为具有情感倾向的接受性社会实践,应体现内化与外化过程等。但以上概念仅以个体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趋同来表述,没有分析认同过程的同化、外化环节,而这些环节却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质。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是实践的。如仅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界定为归属感或身份感,那么认同就只停在主观或意识的范围。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受教育者指向认同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情感、意识、思想范畴,更属于行动、行为、相互作用等实践范畴。第六,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产生的原因没有阐释。事实上,主体的需要、利益满足是认同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认同主体的主体性、能动性的鲜活呈现。

 

三、重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再界定及其本质

在综合以上3种概念优长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指受教育下,主动、自觉地理解、认可、同意、接受、同化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形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和一致性,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外化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的实践活动。

这一概念界定包含如下意蕴:一是在根源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产生的原因。社会需要包括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保证国家团结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个人需要包括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满足个体精神需要,促进个体社会化。二是在结构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由认同主体(广义的认同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狭义的认同主体仅指受教育者,本文的认同主体均从狭义理解)、客体(广义的认同客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地位、目标、内容等,狭义的认同客体仅指内容客体,本文的认同客体均从狭义理解)、介体、环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由不同要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而且在认同过程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外因关系原理,教育者、认同客体、认同介体、认同环体属于外因,作为受教育者的认同主体属于内因。认同主体如何认知、理解、认可、接受客体,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与品质,外化为行为,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三是在过程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一个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首先是认同主体在认知基础上对认同客体认可、接纳。但只有内心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内化的观念、观点、规范还必须转化为行为习惯。四是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精神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精神性,体现为认同主体接受、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形成坚定信念与信仰,形成崇高理想,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要是一种思想、观点、规范等知识的传递与思想交流,属于一种精神活动。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不只是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给认同主体,也不只是认同主体之间思想与精神交流,最重要的是认同主体在社会活中的实际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是思想见之于行动、改造和作用实践对象的过程。”[14]从个人实践看,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最终体现在认同主体以原则、规范、理想等方式指导、把握自身行为,并在现实践行。从社会实践看,统治阶级正是通过促进认同主体接受、认同本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动员、引导认同主体,协调关系、凝聚力量、整合社会,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稳定统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是精神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活动。

为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概念与内涵理解,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中最普遍、最稳定的特性,它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整个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各种现象的存在根据。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可以三方面把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是认同主体在追求一致性、明确归属感中改造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的实践活动。从个体成长看,个体在婴儿期无法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逐渐区分了自我与他者。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区别,一方面表明个体产生了自主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促使个体明白自己与他人有差异性,由此产生不安全感。为此,个体会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寻求同一性、寻求认同,寻求一种身份感、归属感。特别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还遇到人生的不同阶段变化、影响个人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的不同需要等,个体也会由此而产生不适应感、不安全感、迷茫感,需要不断改造、修改或更换自己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建立起符合社会和自身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以保持自我发展的一致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促进主观世界与社会要求等客观世界统一又保持自我一致性的过程。同时,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性存在。正如阿皮亚所说的:“每个人都有,或者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决策来塑造生活而且每个人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都与所设定的目标和期待相关,然而这一切可以由社会形式塑造,包括超出自我自愿承担的义务,以及超出基本道德的要求。”[15]5-6个人需要按照预设的社会身份,习得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外化为社会的要求与角色期待的行为与习惯,才能融入社会,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同、肯定和接纳、尊重,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实践活动。从社会需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目的,就是一定阶级和集团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教育、影响,促使认同主体对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客体的认同,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力图让一定阶级的思想上升成为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而影响和支配全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一定阶级的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14]。显然,这一认同过程不是自主自发形成的,而是一定阶级和集团通过教育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对认同主体施加影响的结果。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认同主体施加影响,既是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作为意识形态被认同主体认同、接受、吸收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作为客体主体化过程,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认同主体)的过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本质是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实践活动。从个人发展来看,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中学习社会知识,个人只有接受、认可、认同与社会发展一致的价值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融入社会,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支持条件,才能在社会中发展和完善自我,进而实现个人的要求、理想、自身价值。“人只有选择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方向、相吻合的价值,才能从目标中获取正确取向和动力支持,才能更快地发展。”[16]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赖于社会每个成员接受、认同社会规范、价值准则、理想信念,产生社会身份感与归属感。“从目的上说,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生发特定政治观念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知识、情感、意志和能力,达到教育者所代表或期望的那种政治态度与价值观。”[17]正是促进每个社会成员获得、认同与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才能形成共同的社会精神与价值观念,产生推动社会发展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社会不同领域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和谐和整体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龙静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